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8月29日,国务院印发《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的通知(下称《规划》),其中提及重点发展信息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技术、先进生物医药技术创新应用、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等领域。《规划》还提及相应配套支持和政策保障,包括创新科研相关资金跨境流动监管、探索国际互联网数据跨境安全有序流动、营造与香港趋同的税负环境。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下称“合作区”)地处香港特别行政区北部和深圳市中南部跨境接壤地带,面积约3.89平方公里。其中,深圳园区面积3.02平方公里,规划范围包括福田保税区和皇岗口岸片区。2017年1月,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和深圳市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同开发合作区。
俯瞰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无人机照片,2023年8月23日摄)。新华社图
在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先进生物医药技术等产业蓬勃发展的当下,《规划》印发将有力促进合作区内企业和研究机构在这些前沿创新领域取得突破。深圳卫视评论称,《规划》中提出的人员、物资、资金、信息等各类要素跨境便利流动举措,以及在法律、税收、科研制度上做好深方园区和港方园区的衔接,其本质都是发挥“一国两制”得天独厚的政治优势,进行创新性的政策设计,探索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双方能够一起高效合作的规则、办法。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发展尤其需要深港双方的协同创新。
打造国际一流科技创新平台
《规划》点明了合作区深圳园区将重点发展的产业。在协同香港推动国际科技创新方面,《规划》提及联手打造国际一流科技创新平台,面向信息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技术、生命科学与技术等重点方向,聚焦网络与通信、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智能终端、智能传感器、智能机器人、精密仪器设备、新材料、高端医疗器械、生物医药、区块链与量子信息、细胞与基因等前沿交叉领域,支持深港联合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在深圳园区共建卓越研究中心等方式,并协同香港引进国际顶尖研发型企业。
此外,《规划》指出推动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材料技术交叉融合,提及加快医学影像、精准医疗、细胞治疗、新型生物医用材料等交叉学科领域技术创新,重点发展新一代基因测序仪、医疗机器人等高性能医疗器械。在深圳园区海关监管区域,《规划》指出依法依规探索建立适合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新型生物药械研究发展的新型管理模式,试点放宽外资生物医药企业准入限制。
《规划》还指出,加快布局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发展前沿领域,支持智能传感器、人工智能算法、图形处理芯片等基础软硬件开发,加快制定人工智能技术标准框架体系,在智能制造、智慧医疗、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开展创新应用试点示范,并积极探索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在金融领域的规范应用。
《规划》对重点发展的行业进行详细梳理,各项举措细化且具体。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港澳及区域发展研究所副所长谢来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规划》的提出对于未来深港合作,特别是科技创新的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香港科技大学深港协同创新研究院执行总监高凌云则在媒体采访中表示,该院在合作区布局的是科研、科创加人才的培养,《规划》在该院已有的发展基础上,又有了更多的布局和更细的规划,是重大利好。
给予配套支持和保障政策
为保障科技创新落实,《规划》给予了多项突破性配套支持和重要保障措施,其中包括创新科研相关资金跨境流动监管、探索国际互联网数据跨境安全有序流动的相关举措。
资金跨境流动方面,《规划》指出,支持内地和香港创投资本共同设立创投基金,打造面向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创投基金集聚地,发挥人民币国际投贷基金优势,探索组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跨境双币早期母基金和系列专业子基金,投资粤港澳大湾区科创企业。在深圳园区针对“白名单”科研机构与企业,进一步促进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
数据跨境流动方面,《规划》指出,支持在深圳园区建设国际数据专用通道,探索建设国际通信出入口局等国际信息通信设施。在国家数据跨境传输安全管理制度框架下,研究建设固网接入国际互联网的绿色通道。此外,在深圳园区海关监管区域开展取消手机长途和漫游费试点,探索允许符合条件的香港通信服务商在海关监管区域内建设通信基础设施。
对于营造与香港趋同的税负环境,《规划》称,对特定封闭区域内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并由财政部、税务总局按程序制定优惠产业目录。《规划》还提出落实好粤港澳大湾区符合条件的境外(含港澳台)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个人所得税税负差额补贴政策,对在深圳园区工作的香港居民,其个人所得税税负超过香港税负的部分予以免征,有效降低科研机构和人员的税负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