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 首
加强韧性流域建设 提高流域抗风险能力
◇纪平
2024年1月,北京市《门头沟区灾后恢复重建整体规划(2023年—2035年)》获批, “安全韧性强”被纳入三年中期目标,并针对区域防洪提出着力构建防灾、抗灾、救灾体系,提升基础设施抵御风险能力。
近年,极端天气事件呈现趋多趋频趋强趋广态势,江河流域暴雨洪涝干旱灾害的突发性、极端性、反常性越来越明显。主动适应极端水旱灾害频发“常态”,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流域为单元,不断提升流域韧性,筑牢防御水旱灾害防线。既要强化抵御水旱灾害风险的“硬件设施”建设,也要着力提高极端情况风险预见和处置能力,聚焦危机应对、风险化解、系统复原,力求流域在应对水旱灾害风险冲击时,能够适度承受、快速分散风险,保持基本机能发挥,灾后迅速恢复正常运转。
实践证明,完善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是提升流域承灾韧性的重要基础。必须审视变化环境下的水旱灾害风险特征,准确把握流域特点及洪水特征,统筹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根据流域上下游防洪保护对象的不同,科学确定防洪标准、工程规模、运行方式,因地制宜科学布局水库、河道、堤防、蓄滞洪区建设,注重工程项目的关联性和耦合性,全面提升流域防灾减灾能力,构建适应发展、适度超前的流域防洪新格局。
与此同时,流域作为人类和自然相互影响的关键地区,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载体。由江河、湖泊等水系形成的流域单元,每个组成体都直接或间接影响着流域的动态平衡。这意味着,立足于流域的复合系统,每条河流、每个湖泊都需具备一定的生态韧性。只有坚持遵循流域的系统性、水流的规律性,以河流、湖泊为基本依托,以幸福河湖建设为主要抓手,维护河湖健康生命,持续复苏河湖生态,才能在流域生态维度上不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随着数字化转型加快推进,流域治理管理面临新挑战的同时,其管理韧性提升也迎来难得的机遇。当下,数字孪生流域、数字孪生水网、数字孪生工程建设统筹推进,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能力不断增强,水雨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持续巩固,覆盖全流域的“天空地”水量、水质、水生态监测感知网加快建设,为流域风险评估和韧性提升提供智慧支撑。未来,流域治理管理的“智慧翅膀”还将不断补强流域管理韧性,以数字赋能为流域决策管理提供前瞻性、科学性、精准性、安全性支撑。
流域韧性建设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多个方面,其内涵及外延都需进一步研究和持续关注,并付诸更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锚定不断提升流域抗风险能力的目标一以贯之,韧性流域终将为流域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安全保障。
目 次
特稿
1 促进人水和谐 建设幸福江河
李国英
专家观点
4 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防御启示与对策
——以永定河为例
张志彤
8 水价值的系统发现和全面实现
谷树忠
13 数字孪生永定河建设实践
户作亮,袁军,李建新
17 抗御永定河特大洪水的实践与思考
孙国升
20 黄河和永定河治与管的异同及战略思考
江恩慧,张向萍,曹永涛等
专题论述
25 我国疏浚淤泥处置与利用研究进展
黄英豪,戴济群
29 三峡水库清淤及淤积泥沙综合利用可行性研究
金中武,郭超,周银军等
34 城市内涝预警预报系统研发及应用
高成,佘亮亮,顾春旭等
39 数字孪生水利实践案例分析与创新思考
耿振云,徐寅生,王帅
44 人工智能技术在智慧水利中的应用与展望
孙亮,王瑞国,袁瑞等
流域实践
52 流域综合治理: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
本刊记者 熊璠
57 我国北方生态受损河流复苏路径探索
——以永定河为例
冯婕,郑鑫源,张君伟等
61 官厅水库清淤关键技术研究
王东志,张君伟,冯婕
65 2023年永定河特大洪水与1939年历史暴雨洪水过程对比浅析
祁秀娇,王东志,钟伟等
69 北京系列高分辨率卫星在永定河流域洪涝灾害分析中的应用
李双双,李君超,张旭东等
责编 | 张瑜洪
排版设计 | 赵墨
校对 | 王慧
审核 | 轩玮
监制 | 赵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