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新春走基层 | CT检查,人员机器“火力全开”
2023-01-12 11:22  浏览:2726  搜索引擎搜索“微商筹货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微商筹货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随着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数量上升,医院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的压力激增。面对比平时多出近一倍的患者,医院如何满足患者检查需求?日前,健康报记者兵分多路,探访北京市多家医院。


患者关心“是不是白肺”

1月6日7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门诊第一 CT室,放射科技师长张卫国在为CT 开机做准备。此时操作间的仪器上显示,预约人数为146人。张卫国介绍,目前,医院共有6台CT在运行。从2022年12月中旬开始,检查人数进入高峰期,每天达到1200人次,最多的一天有1500余人次,是平常的一倍。

在CT室门外,79岁的王奶奶在家人的陪同下等待检查。“我已经咳嗽一段时间了,家人放心不下,带我来拍个片子。”王奶奶这样的情况,在检查者中比较常见。张卫国说,2022年12月中旬时,有“白肺”影像指征的患者比较多,且大多数为老年人,最近这类患者有所减少。

1月5日8时50分左右,航天中心医院咨询服务中心,3名身着蓝色隔离服、头戴面屏的护士,一一解答患者及家属的问题。不到5分钟,咨询台前就排起了队,很多人在询问如何预约CT检查。在该院CT检查室外,人头攒动。有的患者安静地坐着等候叫号;有的来回踱步。该院影像科主任王志群说:“从去年12月初到现在,来做CT检查的患者已有2.2万人次。”

“很多患者是‘阳康’后一段时间,因咳嗽或者胸闷状态没有缓解,来医院复查的。”北京朝阳医院放射科主管技师曹红杰说,很多患者检查完后都会询问自己是不是“白肺”,其中不乏一些年轻患者。

一切为了“快出结果”

在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放射科技师李想看来,效率很重要,尤其在现在的CT检查高峰期。“其实扫描很快,但由于老人腿脚不太方便等原因,扫描之前都需要花费一定时间。只能从摆位和操作上挤时间。”李想说,比如,在患者摆位的间隙,抓紧时间完成胶片排版和打印;在患者走近时,提前降下检查床;从自己身上挤时间——快吃饭,少喝水,少上厕所。

CT检查是医院一系列“工种”配合的结果。检查前要预约挂号,首诊医生要出具检查的医嘱;扫描结束后,技师制作片子,诊断医生写诊断报告。“患者做检查的时间是省不了的,只能向其他方面要时间,一个是用好人力,一个是用好机器。”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医技部部长、放射诊断科主任郑卓肇说。

为了满足检查需求,医院采取了各种办法,郑卓肇举例,医生和技师放弃休息时间,保证科室人手充足;每台机器增加1名工作人员,提高运转效率;除了急诊CT24小时运转外,其他3台机器也延长了服务时间;做好分时段预约,既保证每一个时间段检查量饱和,又避免患者集中在同一个时间段排队。近期,在满负荷运转的情况下,每名诊断医生要处理180~200份报告,而以前约为100份。

“影像科有66位医务人员,感染高峰期仅有不到1/3的人能勉强开展工作。”王志群告诉记者,为应对患者数量激增的情况,航天中心医院紧急调动人员,调配资源。一方面,将负责核磁检查的部分人员抽调至CT检查室;另一方面,不断优化预约和检查流程,由护士帮助患者预约合适时间,并对患者进行疏导,确保患者能够快速检查。

北京朝阳医院放射科主任杨旗介绍,目前,该院6台CT“火力全开”,医院针对急诊CT室短期内患者大量增多的情况,增加4人班组支援急诊CT室。此外,该院还通过社会招聘方式,及时扩编技师队伍。

面对CT检查高峰,加班加点是各大医院的主要应对方式。除此之外,人工智能(AI)的使用也为影像诊断提供了高效支撑。

郑卓肇表示,面对CT检查量激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通过应用AI,辅助医生提高诊断效率,而且AI可以定量诊断,判断肺炎病变的百分比,帮助医生判断肺炎的严重程度和预后情况。

在北京朝阳医院,以往CT成像后需经过图像上传、图像后处理、书写报告等流程,加上医生的诊断,需要10~15分钟;如今,在人工智能辅助系统支持下,诊断医生人工核对肺结节的时间大幅减少。杨旗说,检查要快,出结果也要快,尽快让患者拿到影像报告,才便于后期的诊疗。

应对CT突然“罢工”

一台CT每天正常运载量在100例左右,如今超负荷运转,难免会遇上“宕机”的时候。“人累了还能撑一撑,机器坏了的时候实在是很无奈。”航天中心医院影像科护士长史红梅回忆,两周前的一天,一台CT突然“罢工”。得知消息的王志群立刻协调安排工程师检查,发现是一个零件受损。但CT企业在北京市没有所需零件的库存,只能紧急从上海市调货,这至少需要半天时间。

“我们怎么办呢?”“我都等了这么长时间了!”……听到机器“罢工”的消息,在CT检查室外等待的患者们有些焦急。

“大家先不要着急,再给我们一点时间,我们一定会妥善安排。”她一遍遍解释,安抚患者的情绪。

这一边,史红梅清点患者数量,协调院内其他机器的检查安排,然后安排人员分批陪同患者前往。另一边,王志群紧急联系货源地。当天晚上11时,零件终于送到。工程师连夜维修,使机器恢复了正常运转。

“我们除了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还会根据图像质量来评估CT的运转情况,消除隐患。”杨旗介绍,医院专门成立质控小组,及时检测图像,提前对设备状态做出预警,保证图像质量。


文:健康报记者 杨金伟 实习记者 段梦兰 吴风港

编辑:管仲瑶

校对:马杨

审核:徐秉楠 陈飞


发布人:a2ad****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