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三件事,第1812天#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景,你问了对方一个问题,对方看起来有点懵,面无表情,什么都没有说。
你内心的OS是,这个问题就是让对方谈谈想法而已,不应该连一点想法都没有吧?是不是压根就不想说呢?而实际上,对方没有听明白你要问的到底是什么。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就是要从如何提问开始,让对方一听就知道你要问什么,而且他还能立马就相关的问题给出很多信息来。
在《引导的秘诀:通过团队合作获得结果的SMART指南》(作者是迈克尔·威尔金森)这本书中,作者给出了如何提出好的开场问题。其实就是一个能够让对方听明白的提问方式。
提出好的开场问题:
第一步,使用可以构建图画的词语。可以勾勒图画的词语包括"考虑一下""想象一下""假如""如果你是",把参与者放到情境中,让他们即将看到答案。
第二步,把图画延伸到他们的答案。再提供两个或更多的词句,给参与者的答案一幅图画。不要直接给出答案,只是给出一幅图画,鼓励参与者清楚地看到他们的答案。
第三步,问出A类提问。现在参与者看到了他们的答案,这时直接问出问题,提示他们说出他们的答案。
这就是作者给出的如何提出好问题的三个步骤,也可以成为场景带入提问法。所谓的A类问题,就是直接问出来的,可能是对方无法回答的。但是由于有了前两步的铺垫,最后的这个A问题也就没有那么玄幻了。
为什么要通过构建图画的方式来提问呢?
只要我们把对方带入一个情景中,他自然会去思考、去想象那个场景,去感受那个场景。原来回答问题的被动状态就转化为主动了,在大脑中的信息也会多起来。
你只要说一头红色的大象,即使地球上从来没有这种动物,在人的脑海中也会被加工出来“红色的大象”,而且栩栩如生。这就是想象的力量。
什么情况下用场景带入提问法呢?
就是在激发对方主动思考的时候,想要把问题详细阐述清楚明白的时候,双方时间比较充足的时候。
如果是比较着急的,或者是比较简单的问题,非常容易获得共识的问题,就没有必要使用场景带入提问法了。
今年准备萃取团队经验,到时候就可以这样问:
公司来了新员工,立马给他参与你的项目。你觉得他会不会做呢?如果他遇到了问题,能够有一个手册可以查阅,而且手册上清清楚楚的写出了步骤,你觉得他是不是做起来就容易多了?省的你花时间再给他一步一步手把手的教了?这就是经验萃取的价值,而且以后还可以继续优化更新这些成功的方法。怎么把你的经验萃取下来呢,你可以想象有一名新员工,他看到你的经验文档,就直接能够把这件工作做好,而且能够满足公司的要求。你的经验就按这个标准来写就是了。第一版写的不够详细页没关系,我们还有很多机会去迭代更新呢。
场景带入提问法其实和便签学习法中提到的显像提问是一样的。都是通过想象一个场景,将学习者带入到这个场景中,激发学习者对问题的思考。
拆书家,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引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