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唱响消费品牌最强音 展示新时代中国工业形象
2025-04-18 11:54  浏览:151  搜索引擎搜索“微商筹货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微商筹货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主任 何映昆

品牌是制造强国的基石,加强品牌建设是我国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抓住机遇、直面挑战、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基础。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深入推进制造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作,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打造名品精品、经典产业。近年来,中国消费品牌建设加速推进,涌现出一批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产品竞争力强、引领时代消费潮流的优质品牌。工业和信息化部积极打造中国消费名品方阵,发布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充分挖掘自主创新、品质高端、信誉良好的消费品牌,集中体现了我国消费品工业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展现了“中国制造”的大国风范和品牌力量。

一、深刻认识打造中国消费名品的重要意义

打造中国消费名品方阵是增强经济韧性、构建全球产业链竞争优势的应有之举。我国是消费品制造大国,也是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但对标国际市场需求,依然存在制造能力强而创新能力弱、生产规模大而有效供给不足、市场品种多而知名品牌少的问题。比如,我国仅有12个品牌入围全球食品品牌价值100强,4个品牌入围全球最具价值服装品牌50强,无一品牌入围全球玩具品牌25强。当前,面对短期内美单方面挑起对华贸易战的负面影响,我国将保持“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的清醒与定力,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优质企业和特色品牌,推动消费品工业加速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打造全球竞争新优势,增强应对冲击的底气和信心。

打造中国消费名品方阵是更好地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使消费潜力充分释放出来。消费品工业是同人民群众关联最为紧密的行业,涵盖老百姓“衣食居用行、育教医康养、文娱旅美尚”等方方面面,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物质基础。当前,人民群众消费需求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对品牌期望变得更加丰富多维,“品质提升”“绿色健康”“数字升级”“服务扩容”等万亿级内需消费增长引擎加速形成,亟需打造个性化、品质化、高端化优质品牌,引领中国消费品提质升级,加速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

打造中国消费名品方阵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推进新型工业化决策部署的重要抓手。202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消费品工业涉及国民经济行业25个大类、90个中类和271个小类,营收、利润占我国工业三成左右,是振兴实体经济、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的压舱石,是巩固传统优势和培育新兴动力的结合点。打造中国消费名品有利于巩固传统产业优势地位,带动传统产业实现质量跃升、品牌跃升、服务跃升,不断迸发颠覆性创新成果,持续创造新的竞争优势,为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强大动力。

打造中国消费名品方阵是凝结民族智慧、传扬中华文明的有力支撑。消费品工业是最能承载民族文化的行业,丝绸、中药、陶瓷、工艺美术、文房四宝等消费品兼具商品和文化属性,蕴含深厚中华文化底蕴,融合了文化基因、时代记忆、民族精神、传统美学,并在国际交往中发挥着重要的名片作用,阿胶、瓷器、丝绸、茶叶被誉为“四大国礼”,向全球展示中华传统文化魅力。打造消费名品有利于加快传统文化赋能,加速历史经典产业振兴,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全面提升我国消费品的文明特色、文化内涵,增强民族消费品牌国际传播力、竞争力。

二、中国消费名品全面彰显我国消费品工业竞争力、影响力和生命力

深刻体现中国制造国际竞争力和新形象。首批消费名品中海尔、茅台、五粮液、青岛啤酒、恒力、波司登等6个企业品牌入选2024年世界品牌500强,这些优质品牌在国内外占有较高市场份额,全方位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品牌升级和全球化布局,实现了“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再到“中国智造”转型,推动了中国品牌从“跟跑”向“并跑”乃至“领跑”转变,引领中国品牌走向世界。

深刻体现中华民族特有优秀文化基因和持续生命力。在人类历史上,丝绸、瓷器等凝聚着中华民族文明智慧的日常消费品成为中华文明的世界名片。进入新时代,北京同仁堂、贵州茅台等跨越几个世纪的历史经典品牌继承我国优秀历史传统和文化使命,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开创物质性与精神性、功能性与审美性的统一,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不断推动消费升级,向世界传递了中国品牌的独特价值与文化魅力。

深刻体现地方特色优势产业活力和发展成效。区域品牌是地方特色优势产业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集中体现。首批中国消费名品中的43个区域品牌蓬勃发展,彰显地方特色产业强劲活力,如唐山骨质瓷、清丰家具等产值同比增速达20%以上,西湖龙井、莆田鞋、阳江五金刀剪等区域品牌产值占全国比重超过10%,镇江香醋等品牌已在全球数十个国家进行了商标国际注册并通过中国欧盟首批“10+10”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互认,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为全国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世界带来高质量优品质的产品。

三、加强文化赋能,不断提升我国消费品牌竞争优势

文化赋予品牌独特的价值和精神气质,是塑造品牌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当前,我国已进入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历史性跨越期,迫切需要发挥文化的力量,打造一批国际一流消费品企业和特色品牌,构建与制造强国相适应的品牌软实力,讲好新时代中国消费品工业故事。

着力推动文化保护传承,延续经典品牌生命力。坚持保护与发展并举,加大传统工艺和重点产品文化传播推广,推动历史经典产业文化挖掘和价值发现,找准发展新质生产力产业定位,构建龙头企业引领、特色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产业模式。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培育拓展文化创新消费场景,将优质消费品纳入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范围,以满足高标准消费需求推动历史经典品牌振兴。

着力推动文化创新赋能,焕发优质品牌新活力。加快消费品与文旅、时尚、艺术等领域跨界融合。鼓励品牌与设计师、艺术家合作,推出联名款、限量款产品,以颠覆性创意、沉浸式体验、文化性消费引领产品产业升级。将文化元素融入产品设计、品牌传播和消费体验,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打造一批国潮消费品牌,提升品牌文化附加值。利用数字技术手段,活化消费名品表达方式,拓展消费名品呈现形式。

着力推动文化交流互鉴,提升民族品牌影响力。深入开展世界一流企业品牌文化研究,健全品牌发展环境,构建完善的品牌标准体系,推动标准升级迭代和国际标准转化应用,促进国际交流,加强品牌叙事体系和传播能力建设,加强与外宣平台及海外媒体合作,构建全媒体传播矩阵。推动更多企业参与国际重大交流活动,融入国家形象塑造,传递中国品牌理念,不断增强全球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的品牌认知和文化认同,以消费品为载体全方位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发布人:e0dd****    IP:124.223.18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