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京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军旅作家。著有长篇小说《星空并不遥远》、长篇传记《陈赓传》《天眼》《赵尔陆传》《陈芳允传》、长篇报告文学《国家功勋:聚焦中国航天英雄》,以及报告文学集《科学人生》《寻找航天之谜》《中国女将军·成如容易却艰辛》等作品。
1970年4月24日,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那一年,16岁的马京生毅然告别了中学课堂,穿上绿军装,和一群新兵在火车上吼着震天响的歌,从喧闹的大都市,一直吼到人迹罕至的戈壁滩,成为酒泉发射场一名“千里眼、顺风耳”的通信兵……多年后,马京生从发射基地调到北京总部机关工作,见证了在新世纪的曙光中,中国航天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绩,她内心的自豪情感时常如年轻时一样澎湃着。
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马京生表示,中国航天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里,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再创辉煌,自己作为从发射场走出来的作家,责无旁贷地要讲好中国航天故事。在文学的画廊里,留下航天大军中知识型军人和航天专家的形象。为此,她呕心沥血数易其稿,用60万字的长篇小说《重托》,将众多的人物组织起来,临摹出一个惊天动地的中国航天故事。
讲好中国航天故事
航天人的默默付出,马京生一直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在她调到北京总部机关工作后,因公出差走遍了祖国的发射场,所到之处官兵们都在说着同一句话:“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往事如烟,当马京生回顾经历过的一次次火箭、卫星和飞船发射时,那些让她刻骨铭心的人和事,经过岁月的积淀,激励她去讲好中国航天的传奇故事。最终,《重托》孕育而生。
《重托》以烈士遗孤王延安从士兵成长为发射将军的历程为主线,以3家三代航天人把自己最看重的信仰和情怀,以至生命重托给最亲的人为辅线,贯穿了从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到半个多世纪以来的中国航天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
马京生表示,“重托”是重大的委托,它包含了两重意义:书中主人公王延安的父母是革命烈士,年幼的儿子在一个革命军人家庭中长大,这是生命的重托;航天人肩负着发展中国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的重任。书中更多笔墨描写的是事业的重托,展现了飞天之路上一代代航天人继往开来薪火相传,所创造的航天奇迹。
主人公历经的诸多中国航天第一次,也是马京生身之所历、目之所见。她相信成千上万的航天大军也曾参加过,或者耳闻目睹过这些中国航天堪称里程碑式的重大发射事件:“这本书里,我用文学的方式把耳闻目睹的惊天伟业讲给读者朋友听,希望把建设航天强国的英雄故事流传下去。”
丰富情感闪烁人性光辉
通往太空的路,注定是不平凡的。而不平凡的航天人,也离不开一日三餐柴米油盐。在马京生看来,《重托》就是要让读者真实地感受到在发射塔旁的航天人甜酸苦辣的生活和他们丰富的情感世界,以及为中国航天的辉煌所奉献的青春和热血。
《重托》中记录了那些有侠肝义胆、铁骨柔肠的中国军人。他们是崇高而又平凡的有血有肉的英雄,性格各异,却都有情有爱。他们要完成高精尖的“天字号”任务,同时也要面对柴米油盐的人间生活琐事。“他们的情感世界丰富独特,体现着民族和国家的精神内核,透视出他们的‘大爱’和‘小爱’,‘国家’和‘小家’。我想以此诠释出英雄的崇高和平凡,人物丰富的情感中,闪烁着人性的光辉。”
这部小说从构思到成稿,马京生坦言自己打了一个“持久战”,是她所有著作里写得最艰难的一部书,然而能够演绎中国航天的重大历史事件,书写航天人的情感世界,颂扬“两弹一星”精神,马京生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一起铭记奋斗岁月
在创作过程中,马京生让整部小说真实与虚构相兼,本着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栩栩如生地刻画出众多性格各异的老、中、青三代航天人。马京生表示,许多人物原型是身边的老首长和老战友,小说中,她在原型基础上加以艺术塑造;事有出处,却比历史记录更加丰富多彩而有生活气息:“人物来源于生活,但又不全是生活中的单一个体,在书中不管是将军还是士兵,不管是航天专家还是其他社会层面的人物,他们的出场都具有时代烙印的典型性。”
《重托》整体故事的时间跨度近半个世纪,在展示中国航天的历史进程中,烙刻着时代的鲜明印记,这对于当下青年读者来说既新鲜又好奇:“书中刻画的人物所经历的事情,现在的年轻人听起来也许匪夷所思,可当时确有其事。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常常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现在的年轻人当然可以对发生在过去的故事有新的解读。”
马京生希望读者在阅读《重托》和关注中国航天辉煌的同时,也能想到是那些脚踏实地、仰望星空的航天人在拼搏奋斗:“我和他们一起回忆青春往事,追述人生,向热血的青春致敬。我想以《重托》唤起今天的人们对那段历史的缅怀。”
即刻拥有——
历史 | 人文| 美学 |科普|励志
联系方式
合作电话:010-57350596
邮箱:hezuo@cyp.com.cn
(投稿请在邮件主题上标注。)
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人世间》 中国青年出版社 梁晓声/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