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双十一”这场拼手速“大战”,没他不行丨赵梓森
2024-11-11 08:22  浏览:353  搜索引擎搜索“微商筹货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微商筹货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1973年,41岁的赵梓森偶然在一本外文杂志上看到美国正在搞光纤通信——利用玻璃丝进行通信。

小小的玻璃丝还能通信?痴迷科研的他很快意识到,光通信技术或将引领信息技术的革命性变革,为中国提供一个“弯道超车”的宝贵机会!

在钱伟长等科学家的帮助下,经过深入研究,1974年8月,赵梓森提出了石英光纤通信技术方案。

在当时,这一想法无疑是天方夜谭。许多通信专家对光纤通信技术缺乏了解,错误地认为,光信号经光纤传输后,功率减小,无法远距离传输,会导致“传不远听不清”。有领导直接质疑和警告他,“赵梓森你不要胡搞,要花几千万,你负得了责吗?”但赵梓森坚信自己的判断。


赵梓森院士

来源丨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1975年,武汉邮电科学院党委决定,将毫米波和数字通信作为重点项目,光纤通信则是一般项目。

资源有限,只能“靠边站”,这让赵梓森难免失望。可他转头一想,如果能让人亲眼看见、亲手摸到光纤,或许可以更快地打消大家的疑虑,得到认同。

他马上找来几位年轻同事做帮手,开始了中国的光纤攻关。当时条件异常艰苦,连一个正规实验室都没有。最终,在办公楼一楼厕所旁的废弃清洗间内,他们找到一个宽敞空间,申请后作为光纤研制的“实验室”。

试验过程中,危险频发。一次,四氯化硅从管道中溢出,生成的氯气和盐酸冲进了赵梓森的眼睛和口腔,使他晕倒在地。同事赶紧将他送往医院,由于医生没有见过这种情况,束手无策。刚好,赵梓森苏醒过来,他指导医护人员用蒸馏水冲洗眼睛、打吊针消炎。两小时后,身体恢复正常,他又立刻返回了实验室。


赵梓森在熔炼车床前工作(左二)

来源丨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和挫折,1976年3月,赵梓森团队终于成功研制出了中国第一根长度为17米的石英光纤。

1977年5月,在“邮电部工业学大庆展览会”上,赵梓森演示了用自行研制的光纤传输黑白电视信号,这一成果得到了邮电部部长的称赞和赏识。光纤通信因此被破格列为国家级重点攻关项目,中国的光纤通信研究从此进入了“快车道”。

如今,光纤已构成了通信网、互联网和电视网的基础,光纤通信已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必需品。电影点播、网上教育、远程医疗、视频电话、网络游戏等都离不开光纤通信的支持。

截至2023年9月底,我国已建成开通光纤到户(FTTH)端口10.8亿个,光纤网络基本通达全国现有行政村。

虽然为中国的光纤通信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赵梓森的科研之路却不是一帆风顺。

在光纤通信攻关期间,针对光纤在长距离传输时发生的意外断裂情况,赵梓森无数次从睡梦中被叫醒,赶往几十公里外寻找断点、修理光纤。若干年后,已是院领导的赵梓森还是一次次不分昼夜、不分寒暑,和20多个同事挤在一辆8人座的面包车里到处奔波,随叫随到。


1987年,赵梓森在设备制作现场指导工作

来源丨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正是对实用科技的兴趣与热爱,对科学报国的信念与热忱,促使赵梓森开创、推动、建立起了我国的光纤通信事业。

如今,当你在“双十一”用手机下单,当你点开这篇文章,就已经在享受他克服万难创造出的福利了!

参考资料:

[1]他制出中国第一根光纤,一生为通信技术创新不停歇——赵梓森[OL].中国科协之声,2024.2.4

[2]田亮.90岁顶级大师走了,全国5.5亿用户都要感谢他[OL].环球人物,2022.12.17

[3]周甲禄,徐海波.[致敬]他在厕所旁拉出了第一根光纤,让我国光纤通信技术从此迈入了“快车道”[OL].新华网,2019.7.23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出品


发布人:fc12****    IP:124.223.18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