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海上起“花城”!第二艘国产大邮轮“预告片”来了!
2025-01-16 19:00  浏览:44  搜索引擎搜索“微商筹货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微商筹货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1月15日上午,

随着邮轮大烟囱的吊装到位,

备受关注的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

H1509船(“爱达·花城号”)

在中国船舶旗下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2号船坞内

实现了全船贯通的里程碑节点,

全面转入

全船内装工程、设备、

系统调试下半场。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作为造船业“皇冠上的三颗明珠”之一,

大邮轮的建设备受瞩目,

来,

一起看看海上“花城”!

“巨系统”有多大?

在造船领域,

一般来说,

吨位达到5-7万吨的

可以称为大型邮轮,

巨型邮轮则要在7万吨以上。

相较于第一艘“爱达·魔都号”,

“爱达·花城”总吨位增加0.64万吨,

达到14.19万吨,

总长增加17.4米,

达341米,

客房数量达2144间,

配置了高达16层的庞大上层建筑,

满载游客量5232人。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要是形象点“脑补”,

它的长度大概就是

法国埃菲尔铁塔“平躺”在海面上。

与其说“爱达·花城号”是一艘船,

不如说

它真的像是一座海上之城。

支撑数千乘客极致体验的,

是复杂精密的“巨系统”:

一艘邮轮的零件数超2500万个,

光是邮轮内部的电缆长度,

就超过4600公里

全部铺开,

相当于从上海铺到拉萨。

精密设计的力量

“爱达·花城号”从入坞总装搭载

到全船贯通,

仅用时不到9个月,

较首制船缩短了2个多月,

建造速度比肩

欧洲顶尖大型邮轮建造企业。

在“魔都”肩上建“花城”,

彰显的是精密设计的可叹力量。

外高桥造船通过

对首制船设计建造经验的

消化、吸收再创新,

初步建立较为完备的

邮轮建造工艺架构,

持续构建邮轮复杂巨系统工程管理能力,

关键是培育了一支

技艺精湛的邮轮工程专业技术队伍。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从最初的摸索阶段,

到现在的设计流程优化,

公司设计团队

对数字化设计及设计质量持续改进,

采用轻量化模型平台,

利用SCP技术精确

抓取每个系统、每根管路

和每个物料,

整体生产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与第一艘大型邮轮的设计相比,

H1509船设计工时大幅压缩了60%,

设计协同系统和模型平衡协同系统

极大地提高了协同工作的效率,

下坞后设计变更单减少约90%,

设计管理上取得了巨大进步。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在H1509船坞内搭载过程中,

总段及船坞建造质量和效率显著提升。

如薄板线胎位周期缩短40%,

设计改单下降80.15%,

质量检验一次通过率达到98.86%。

建造第一艘大邮轮时

采集到的海量数据,

被团队拿来搭建起了一套

3D施工模型,

相当于在电脑里

把大邮轮完整地再造一遍。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一个粘贴在邮轮内部的二维码,

加一台平板电脑,

就可以看到整个邮轮建造的样子。

用软件进行扫描,

实现了模型和现场实景的匹配,

可以进行360度的环视,

来检查里面所有的安装状态。

今后有了这个实景模型,

能节约10%~15%的返工工时。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擦亮自家的“明珠”

在各类大型船舶层出不穷的当下,

或许很多人不知道,

中国是世界上第五个

拥有建造大邮轮能力的国家。

在我们摘下这颗“明珠”前,

只有欧洲的几家船厂有此能力,

所以,

供应链和技术标准此前都是“欧标”。

“爱达·花城号”设计研发团队的

一项重点任务,

就是建立起自己的标准体系。

比如,光是贯穿全船的管路,

什么区域用什么材质,

如何焊接得严丝合缝,

就梳理出2000多条规则。

有了我们的“国标”,

大邮轮的各个细节才能更加自主可控。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在解决零件、技术、供应链等“卡脖子”问题的

道路上,

这艘大船还实现了三个“更”:

搭载精度更精——

外高桥造船相继攻克

大型邮轮薄板分总段

在激光复合焊接、

运输吊装、

总组搭载等

全过程质量精度的

控制技术,

所有搭载节点如期落实,

全船77个总段、42只分段的

吊装任务,

分段总段一次到位率达100%。

数字化管理能力更强——

启用全新定制的

轻量化数字模型下现场平台,

结合AR技术实现现场的可视化检验;

推广应用移动端全三维电缆敷设技术,

构建全面的DSP设计数据服务平台,

从移动端数据采集反馈

到PC端数据整体管理,

全面实现检验系统

和完工管理无纸化实时在线联动。

安全管理更严——

基于首制船建造经验,

H1509船开展全过程安全风险辨识、

全过程安全标准体系建设,

打造国产大型邮轮建造安全管理体系。

截至目前,

H1509船已实现超500万工时

安全无事故的目标。

现在,

中国造的大邮轮,

产业链不局限于中国,

而是延伸到了全世界。

“开门造大船”,

这是中国开放发展的生动诠释。

启航正当时,

我们建的虽不是“轻舟”,

但“中国制造”已过万重山,

正努力驶向强国复兴的浩瀚未来。

———— /END/ ————

责任编辑丨程镜睿

执行主编丨刘海草 张灏然

内容来源丨人民日报 央视新闻 中国船舶


发布人:072c****    IP:124.223.18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