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气是清洁能源,其燃烧热量是汽油的3倍、酒精的3.9倍、焦炭的4.5倍。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加速开发利用氢能源具有广阔的产业前景,为此科学家们开发了许多制氢的方法。
在中学我们都做过一个实验,将水通电来产生氢气。电解水制氢就是最高效的制氢方法之一。
▲水通电产生氢气实验(图片来自网络)
海水制氢不简单
目前比较成熟的电解水制氢需要淡水作为原料,但地球上的水资源中大约96%都是海水,那能不能用海水来制氢呢?
然而,由于海水成分复杂,尤其是海水中的氯离子对电极阳极腐蚀严重,容易损坏设备,导致无法维持长时间电解,无法满足大规模工业化要求。
▲阳极受到腐蚀并损坏的照片(图片来源: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同性相斥”提升制氢效率
近期,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团队,在海水电解阳极稳定性研究领域取得了新进展,成果发表于《先进材料》。
科研团队受到“同电荷排斥”的启发,发展出了“同离子排斥”策略,通过在电极表面构筑氯化银层,对溶液中的氯离子产生排斥,对阳极进行保护。
研究人员使用覆盖有催化剂的阳极,在其表面负载银纳米颗粒,使这些银纳米颗粒在电解海水的过程中转化成氯化银(AgCl)颗粒。这就相当于在阳极表面构建了一层氯离子层,避免腐蚀情况发生。
▲水裂解生成氢气的示意图(图片来自网络)
实验表明,经过处理的阳极可以有效排斥附近溶液中的自由氯离子,从而减轻氯离子对阳极的腐蚀作用,大大提高了阳极电解水的稳定性,提高寿命。
进一步对比实验显示,没有负载银颗粒的阳极电极,由于没有氯离子层保护,腐蚀严重,寿命较短。经过处理的阳极在碱性海水中可以实现超过5000小时的稳定工作。
这种策略也在不同催化材料上得到了交叉验证,阳极寿命均提高了一个数量级以上。
这项研究解决了海水电解制氢技术中的重要问题,为商业化应用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来源: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责任编辑:曹旸、王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