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妈妈家,走前儿子带了一个小袋里,我问里面是什么,他说是一种特殊的扑克。
侄媳带着小一一回娘家拜年,妈和嫂子在等着我们。不一会儿,去姑姑家拜年的哥哥弟弟回来了,弟媳带着小侄子也过来了,大家围坐一起,吃着零食聊天。
儿子把扑克取出来,告诉我们怎么做。每人从中抽取三张带字的大扑克和三张带画面的小扑克。然后从中选出最有感觉的一大一小组成一套,并以此为主题讲一个故事。
为了降低难度,儿子干脆把扑克的正面反过来,让大家选中有感觉的三张,从中搭配一套来讲。
我提议,按照年龄顺序来讲,得到一致赞同。
妈妈先讲,她选中的主题是“母亲”。她给我们讲起上世纪五十年代,年幼的她和外公外婆移民敦煌、又艰难返乡的故事,艰辛,难忘,让我们更深理解了那个时代的不易。
随后哥哥开始讲,哥哥就三个小主题谈了自己的体验:一个是“犹豫”,画面是交警,谈了自己这段时间学会开车后,路上的一些经历,讲到胆大心细、安全开车的重要性,犹豫就可能出错,被罚款。还就两个小主题谈了自己的想法,正反面总结,挺好。
到嫂子了,她讲的主题是“亲子”,画面是两幅:一幅是大人拉着孩子的手,另一幅则是长大后放手。她讲到照顾儿子、女儿,又开始照顾孙子的感受,谈到抚养孩子的辛苦,孩子长大的欣慰与自豪感,还谈到要适时放手,让年轻人学会独立,嫂子讲的朴实又意味深长。
老公选的主题是“男性”,画面是长长的阶梯。他回忆起最早开始工作时,单位的工作环境,以及一位老教师对他的影响。
我选的主题是“欢乐”,画面是一把吉他。我把曾写过的一篇文章《我的三把吉他》讲给大家听,讲到年轻时的热情与激情。
弟弟也讲了三个主题,其中一个主题是“情绪”,谈到面对不同的情况,要控制自己的情绪。短小精悍,很巧妙的联想,道理很深刻,富有哲理。
弟媳讲的主题是“欣赏”,讲了赞扬能让孩子更自信地成长,对孩子很重要。她说以前没意识到这一点,对小侄子很少提优点,批评多于表扬,如今感到自责、后悔。
一旁的小侄子很大度地笑笑说:“没事的,我小时候很自负的,幸亏妈妈没有过多表扬,不然我就太飘了。”
儿子讲的主题是“家”,画面是电脑。回忆起小时候一段调皮的往事,如何与爸爸斗智斗勇,在电脑上玩游戏而尽量不被发现。还有一次跑到同学家去玩,晚上不想回家,又没告诉我们,害得我们担心得到处打听才知道他在同学家。第二天怕他爸爸惩罚他不敢回家,后来跟我电话联系后才敢回家。到家后,我们并没有过多责备他,由此体会到了家人的真正关心。
小侄子的主题是“关怀”,画面是护士,讲到他小时候遇到一次事故,昏迷不醒时,一位护士设身处地为他着想,帮他解决实际问题,他后来学会要设身处地想问题,关心他人。他还补充说,关心也要有尺度,不等于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人。
今天突然发现,家里每个人都有很好的联想与表达能力。 大家都挑选了不同的主题,每个人都讲得很精彩。讲完后,大家都报以真诚热烈的掌声。
今年的家人聚会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儿子的创意真不错!
丰盛的午饭后,我们开始了传统的娱乐活动。儿子、侄子和老公陪妈妈打麻将,我们几个打双升,难分难解,屋里笑声阵阵,热闹非凡。
很开心!
2022.2.2
( 作者 梅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