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他们,又双叒叕获大奖啦!
2022-05-01 09:46  浏览:804  搜索引擎搜索“微商筹货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微商筹货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面对“天下第一难”工作的劳动者

——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获得单位

最高检第十检察厅

“劳动是生命的法则,也是它最美的果实。”在又一个劳动节来临之时,对于先哲的这一智慧论断,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检察厅的全体干警有着更为深刻的体悟——就在劳动节前夕,这个光荣的集体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状”。

熟悉这个集体的人都明白——这不是他们获得的第一个“重磅”荣誉,更不会是最后一个!中央和国家机关五一劳动奖状,全国三八红旗集体,最高人民检察院优秀部门……众多荣誉的背后,是他们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铿锵步履:全面推行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用真诚细致回应群众诉求;开展重复信访治理和信访积案化解,用心用情纾解人民群众急难愁盼;创新以听证形式公开审查,既解“法结”又解“心结”;大力开展国家司法救助,解决信访群众燃眉之急……

没有一条通向光荣的路是平坦的,伴随奋斗征途的,往往不只有鲜花。信访工作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天下第一难”,涉及司法办案的信访工作更是难上加难。这个刚刚获得“五一劳动奖状”的集体,是如何攻坚克难,在控告申诉检察工作中做实以人民为中心,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

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

把群众来信当家信

艰难方显勇毅。近年来,全国检察机关收到的群众来信每年都在百万件左右,仅最高检每年接收的群众来信就在20万件以上。检察机关难以做到一一回复。有时候,来信群众希望得到回复,甚至主动附上“返程”回信的邮资。这样的“返程邮资”,令最高检领导深受触动。

人民检察院绝不能让人民群众的来信“有来无回”、石沉大海!再难也要办好!在2019年全国两会上,最高检党组书记、检察长张军对全国人民作出庄严承诺:“将心比心对待群众信访,建立7日内程序回复、3个月内办理过程或结果答复制度”。

不同于3年前对能否做到“件件有回复”的怀疑,此时,经过3年的锤炼,在第十检察厅的带动下,全国控申检察官们已经铆足劲头,一场以“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为要求的检察行动在全国检察机关自上而下、风风火火开展起来。

2021年,全国检察机关接收群众信访89.5万件,均在7日内告知“收到了、谁在办”,3个月答复率超过90%,实现信访总量、重复信访量和比重的“三下降”。其中,第十检察厅共接收群众来信近20万件,全部做到了“7日回复”。最高检信访占比为20年来最低,信访“倒三角”结构进一步改善。

“‘件件有回复’的承诺需要不折不扣地执行贯彻,我们没有理由逃避责任。”最高检12309检察服务中心办信组负责人李婧用“把群众来信当家信,把群众的‘小事’当大事”形容办信时的工作态度,“既然在这个岗位上,就要把承担的责任,做到在我的能力范围之内的极致。”

追求极致,已成为每一名控申检察人办理信访时的工作自觉。在最高检第十检察厅,你会经常听到有人说:“对别人提要求,首先必须自己做到!”“如果我们自己都做不到,怎么还能要求别人做得到?”这份对检察事业的热爱,就体现在控申检察官们日常的一言一行中。

2021年以来,第十检察厅共接收和办理人民群众来信17.5万余件,对具备回复条件的,在7日内采用短信和书面回复函的方式回复信访人,让群众来信不再杳无音讯、石沉大海。除了7日内回复信访人,办信组对其中属于最高检管辖的案件,均按照司法程序认真办理。“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工作得到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充分肯定,至今已收到感谢信70多件。

对工作满意不满意,群众说了算。

“对检察机关7日内回复是否满意?”“对案件办理情况是否满意?不满意的原因是什么?”键盘敲击声、电话铃声、答话声交织成跳动的音符,萦绕在最高检12309检察服务中心电话回访办公区。

“依托网上信访信息系统,主要在每季度满3个月答复期限的案件、季度内办结的案件中,随机抽取后,由热线工作人员通过12309检察服务热线回访信访人。”最高检12309检察服务中心负责人孙灵珍介绍。

“通过电话回访及时了解掌握7日回复和3个月答复的实际落实情况、群众对回复答复的满意度及原因、群众对案件办理的满意度及原因,切实发现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整改,防止程序空转,倒逼‘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工作进一步提质增效,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最高检第十检察厅厅长徐向春说。

治理重复信访

承担为民解难

为党分忧的政治责任

件件回复不是关键,案结事了才是根本。申诉信访案件大多已程序终了、诉讼结果生效,要化解矛盾、纠正可能存在的错误,工作复杂、难度极大。最高检要求各级检察院检察长带头办案,应主要办理疑难复杂信访案件,特别针对首办责任落实不力、导致矛盾上行问题,要求首次到基层检察院申诉的信访案件全部由院领导包案办理,尽可能把矛盾化解在首办环节。

2021年,各级检察院检察长包案办理信访案件4.9万件,化解率超过80%,推动解决了一批“老大难”问题。2020年,最高检检察长张军等院领导包案18件,全部化解;2021年包案22件,也已全部化解;今年又包案18件,都是信访终结后又再次信访的“钉子案”“骨头案”。

记者了解到,最高检近三年接收的重复信访中,来信来访五至十次的约占20%,十次以上的约占26%,还有的数百次来信,长年持续信访。解决重复信访问题成为控告申诉工作的重点。

“办信就是办案。通过确定信访案-件比,探索建立‘三色信’分类办理制度,常态化治理重复信访。”李婧介绍,网上信访信息系统中标注三种不同颜色的群众来信,对重复信访次数较多的标为橙色、红色,将首次群众来信作为“绿信”并做好第一次回复,能有效控制重复信访增量。

通过“三色信”分类办理制度,最高检今年开展千件重复信访逐案交办督办行动,常态化开展重复信访治理工作,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了重复信访。

“通过对三种信件分类办理,不断提高信访案件办理和回复答复的质效,努力将释法说理、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工作做到极致,以减少重复信访,防止程序空转、矛盾上交,节约司法资源,降低人民群众的信访成本,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李婧说。

记者还了解到,2022年第十检察厅接续组织开展治理重复信访“回头看”活动,逐案攻坚化解。利用网上信访信息系统,梳理汇总5次以上的重复信访,建立了重复信访积案库,对不同信访事项进行分类管理,根据信访情况变化进行动态更新。开展千件重复信访逐案交办督办行动,常态化开展重复信访治理工作,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重复信访。

据悉,2020年以来,中央信访部门向最高检交办的近900件重复信访积案,已化解800余件,化解率近九成。中央信访联席办(国家信访局)对检察机关治理重复信访积案工作“力度大、效果好、化解率高”的工作效果给予充分肯定。

最高检以上率下、院领导亲自包案办理等工作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2021年,检察机关信访总量下降。最高检排查出的16656件重复信访案件已提前全部办结,全部化解。这体现了最高检对党中央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重要思想坚决有力的贯彻落实。

“重复信访治理是一项长期持久、难度极大的工作,很难毕其功于一役,需要久久为功。这些成绩都是各级检察机关领导重视、控申部门牵头抓总、各业务条线共同努力取得的。”徐向春说。

简易公开听证

听民声证情理

简约不简单

简易听证是不是仅有一位承办检察官、一位申诉人和一位听证员的“三人谈”接访模式?会不会出现申诉人并不在场,而以其代理人代替申诉人的情况,致听证走过场?

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多次旁听第十检察厅简易公开听证,看到了这样的场景:申诉人、听证员、承办检察官围坐在圆桌旁,围绕案件办理,充分发表意见;作为听证员的律师、心理咨询师在现场向当事人提供了有价值的建议;检察官专业分析案情,耐心细致释法说理,告诉申诉人如何正确反映问题……“简约不简单”是简易公开听证留给记者最深刻的印象。

上午递交材料,下午安排听证,以常态化开展简易公开听证促进信访矛盾及时、就地化解,如此迅捷高效便利的简易公开听证极具特色。

“常态化开展简易公开听证工作,需要突出听证的当场性、简便性和实效性。在信访接待场所就地开展简易公开听证,可以让更多的来访群众受益。只要信访人提出申请,或检察官征得信访人同意,符合条件的案件都可以召开简易公开听证会。”第十检察厅检察官凡俊介绍。

在简易公开听证中,由律师、心理咨询师组成的“第三方”,是常态化开展简易公开听证工作、推动信访矛盾就地化解的重要力量。为此,第十检察厅组建由60名律师、21名心理咨询师等组成的首批控告申诉检察咨询专家队伍,轮流在最高检12309检察服务中心接访大厅值班并担任听证员。

“根据听证案件涉及司法鉴定、心理咨询等专业问题,邀请相关专业人员作为听证员参加听证;涉及刑事、民事、行政等公开听证案件,邀请擅长该法律专业领域的律师参加公开听证,充分发挥律师、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优势。”凡俊说,对所有听证案件,均将信访人提交的所有申诉材料送参加听证会的听证员提前审阅。听证中,就案件办理情况进行释明,并将群众工作充分融入听证全过程,让信访人真正感受到检察机关在用心用情为民办实事,巩固听证效果。

据了解,2021年,全国控申检察部门共开展公开听证信访案件11000余件,同比增长近1.8倍。其中简易公开听证5800余件,占50.8%;听证后当事人明确表示息诉罢访的8778件,占76.5%。

成绩的背后,是第十检察厅在最高检党组带领下,积极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检察版,创新开展简易公开听证,及时就地息诉化解矛盾,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的体现。

“‘平’的是民心,‘等’的是尊重;‘听’的是民声,‘证’的是情理。在这样一场有温度的听证会,我看见人世间的坚守本心。因为有你们在,爱也在。”这是心理咨询师李鑫参加第十检察厅的简易公开听证后的感受。

司法救助

应救尽救

让爱满人间

一些信访群众受案件影响,生活陷入困境,有的直接致贫、返贫。对这类案件如只解决法律问题,矛盾、积怨往往难以化解。检察机关办理申诉信访案件,充分运用党和国家政策,既依法妥善办理案件,又帮助解决“难”的问题。

家住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的钟某曾经历一段人生的至暗时刻。因为离婚问题,她与前夫刘某发生争执,刘某一怒之下持菜刀砍向钟某头部、颈部等部位,致钟某重伤二级、肢体残疾三级。案发后,刘某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剥夺政治权利二年。离婚也让钟某一家失去经济来源,她的三个未成年子女均在校读书,一家人依靠低保维持日常开支,生活陷入困境。

为采取切实有效的帮扶措施,当地检察机关决定对救助申请人钟某的家庭进行多元化救助。检察机关在最短时间内帮助钟某一家依法申请到3万元司法救助金,与有关部门协同为钟某落实残疾人补助,帮钟某女儿申领助学金。2021年中秋节前夕,梧州市妇联牵头组成慰问组再次到钟某家慰问,看到钟某一家人的生活已得到实质性改善。

“一次救助、长期关怀”“检察+”多元救助机制,已经在全国很多地方开出司法救助的温情之花。2021年全国检察机关办理司法救助案件38664件47527人,发放救助金6.1亿余元,同比分别增加54.9%、49.9%和47.2%。

“坚持‘应救尽救’,为受到犯罪侵害的困难群众及时提供救急帮助。特别是对未成年人、老年人、军人军属、残疾人等重点人群,实行优先、快速办理,充分发挥司法救助‘救急救困’作用,让人民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检察司法的温情。”第十检察厅检察官赵景川说。

为民服务的“至善”,在于心中的火热,从不消减。在第十检察厅的推动下,最高人民检察院与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联合下发通知,于2022年3月至年底共同开展“关注困难妇女群体,加强专项司法救助”专项活动,围绕“凡是符合救助条件的困难妇女,均应当及时提供救助帮扶”,加大司法过程中对困难妇女儿童的救助帮扶力度,更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

回溯“司法救助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和“关注困难妇女群体,加强专项司法救助”两个专项活动,越发令人体会到“国之大者”为民之心。

奋进的团队,从来没有躺平的“基因”,其视野也绝不局限于当下。“荣誉属于全体控申检察干警,我们深知,离最高检党组‘求极致’的要求,离人民群众公平正义的渴求,还有较大差距,未来更需努力!” 采访最后,徐向春这样表示。

(作者:闫晶晶 谷芳卿)


发布人:3ae5****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