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我们是初升的太阳,用生命点燃未来。”这是《光荣啊,中国共青团》里两句激励的歌词,也是对青年的殷殷期望。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西南边垂的绿春县边境线上90后的张娴就是这样一位心系人民的共青团员,在疫情防控和强边固防危急关头主动报名深入前线,彰显了有志青年的忠诚和大爱,诠释了“最美逆行者”的担当和奉献。
张娴,女,彝族,入党积极分子,云南省红河县人,1994年4月生,2017年毕业于云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舞蹈学专业,2017年9月至今在红河县车古乡人民政府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工作,2018年年度考核为优秀。
自古巾帼多奇志 主动请缨向边关
她的父亲是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的退伍残疾老兵,从小受父亲的影响,当兵梦,是她一直以来的梦想。在红河县委发出《关于组建“强边固防突击队”做好支援边境县疫情防控一线的倡议书》时,她主动请战,争当边境疫情防控的逆行者,爱国不分男女,再苦再累也要上,第一时间向组织递交了“志愿请战书”。经过严格筛选,政治过硬、作风扎实、工作能力强、身体素质好的她光荣地成为强边固防突击队的一员,从普通基层职工到突击队员,从文化工作者到边境戍边人,转变岗位、转变角色但不失本色、不移本真,义无反顾奔赴祖国边境一线,彰显了青年勇往直前的决心,诠释了“最美逆行者”的担当与奉献。
人民安危重于山 无悔追求勇向前
逐梦惟笃行,奋斗正当时。根据绿春县疫情指挥部的安排,她被分配到绿春县最远的半坡乡主要负责坝溜李仙江大桥执勤点的守卡工作。她和卡点的同事们克服了卡点持续高温、条件艰苦、远离家人等困难,出色完成了定点盯梢、滚动巡逻、后勤保障等各项任务。面对生命,她和突击队员们用脚丈量祖国西南边境,在充满未知的前线守护百姓的安宁;面对质疑,他们用晒得黝黑的脸庞见证成长,用湿透的后背显露出超勇越年龄的担当;面对疫情,他们用战士般的坚毅筑起堡垒,用赤诚的坚定闪耀红色勋章。前后6个月,成千上万句“请佩戴好口罩下车测量体温、登记信息和扫两码,谢谢配合。”回荡在坝溜李仙江大桥执勤点。在边境一线,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她总是对自己说:“我们要牢记 ‘国门就是家门,家门就是国门,守国门就是守家门,没有国门的牢固,就没有家门的安全’的殷殷嘱托,为了祖国的安宁,为了人民的安全,疫情不退,我们不撤。”
平凡之中显担当 立足岗位写青春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在这个特殊的战场,我们筑起的青春城墙守护着每一个“家门”。她始终认为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带头学习科学防疫知识,带头遵守党委和政府关于疫情防控的各项规定,做好政策宣传,预防疫情交叉感染。在边境疫情防控的高压态势下,难免有部分人员出现麻痹懈怠的思想,她与卡点值守的同事一起研究,细化工作职责、任务、标准,按时总结卡点工作纪律、环境卫生整治、巡逻值守、上级检查反馈等情况。深夜撰写宣传疫情防控突击队工作信息7篇、拍摄制作视频6个,先后被云南网、绿春先锋、梦想红河、红河谷先锋、彩云红河谷抖音号、彩云红河谷视频号采用。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她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以共产党员的行为准则要求自己,积极作为、冲锋在前。她说:“作为一名强边固防突击队员,在边境工作的经历是最珍贵的,不仅有刻骨铭心的美好回忆,还有刻在骨子里的责任和担当,也留下了我最美好的年华”。
“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是鲁迅先生对中国青年的寄语和希望。作为一名中国青年,她说:“只要祖国需要,时刻听从召唤。” 流血流汗不言退、历尽艰苦仍坚强,用担当铸造铜墙铁壁,把坚守抗疫一线作为最美姿态,用赤诚忠心守护一方平安。
来源:青春红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