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展览后提出的建议
1.不要从众,不要盲目。
2.落款要讲究,不要用白话文。
3.学习要有主线,辅线。君臣关系。想一想下一步怎么走
4.三段论,初学风骨,先求平正。
5.基础扎实,弹得越高,后劲才足。练好篆隶楷。
6.多看书法史,了解源流关系。
7.写作品时,挑战个人能力的上限。一口气日书能写多少,能连续写几个小时,静态能写到什么程度,动态能写到多少程度。写每幅作品都要思考,怎样更优化。
手机拍出作品,看出缺点。争取更优化。
8.阅读量,积累量,分析和整理的能力。
讲座摘要
A清代篆书概论
•一、清代说文研究热潮一说文篆(铁线篆)
代以来笨书的发展pptx.pdf
一、清代说文研究热潮一铁线篆(说文篆)
清代研究《说文解字》的学者众多,初期有顾炎武、戴震,中期有段玉裁、桂馥、玉筠、朱骏声,再经孙星衍校刊《仿宋小字本说文解字》、陈昌治《一篆一行本说文解字》的推广,《说文解字》的研究到达顶峰,各种著述层出不穷,约有上千种。《说文》研究的内容从考订、注疏、句读、定声、释例到六书、经典引文、重文、部首的研究,形成了“说文学”。
这些学者大都善篆书,最为关键的是形成了写篆必先通《说文》的风气,奠定了清代篆书的学术根基。像段玉裁、钱坫、洪亮吉、孙星衍、严可均、张惠言、陈澧、江声等,都留下了不少篆书的名作。这些人的篆书在写法上继承了唐宋元明以来的传统,以“二李”(李斯、李阳冰)为主,依据《说文》字法,笔笔中锋,结体匀称优美,俗称“铁线篆’别称“玉箬篆”,也叫“说文篆”。这一路的篆书在清代贯穿始终,说明了随着《说文》研究的深入,写篆水平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二、清代碑学运动的发展一篆隶本与以隶写篆(清小篆)
随着明末清初访碑运动的开展,书家们对篆隶有了崭新的认识,其中傅山说:“不知篆籀从来,而讲字学书法,皆寐也。
随着明末消初泸弹运动的开限,产籍书不术知象來之变,任写到炒境,终是俗格。
王澍也说:“作书不可不通篆隶,今人作书别字满纸,只缘未理其本,随俗乱写耳。通篆法则字体无差,通隶法则用笔有则,此人门第一正步。”这两位大家分别从学理、笔法、字法角度,强调了书法学习中篆隶为本的重要性。这一思想经过乾嘉朴学的锤炼,到了邓石如手里,长锋羊毫配以生宜,以隶写篆,以篆写隶,大开新境,〝完白既出之后,三尺竖僮,仅解操笔,皆能为篆”。在他之后,有吴让之、莫友芝、钱松、胡澍、徐三庚、赵之谦、赵叔孺等,他们把篆书写得刚健婀娜,变古法出新意,俗称“清小篆”。这些书家都在《说文》上下过功夫,后随着金石学的兴盛,他们的视野大为开阔,这丰富了写篆的手段,正如邓石如自述:“余初以少温为归,久而审其利病,于是以《国山石刻》《天发神谶文》《三公山碑》作其气,《开母石阙》致其朴,《之罘二十八字》端其神,《石鼓文》以鬯其致,彝器款识以尽其变,汉人碑额以博其体。”邓石如这种思路,成为后来众多书家习篆的不二法门。
现代人临帖要背临,每次临帖都是解决问题,要记住字。
•三、清代以来的金文篆书(傅山、丁敬、张廷济、杨沂孙、吴大澂、黄牧甫、王福庵等)
清代金文篆书名家众多,早期代表人物有傅山和八大山人,这两位的作品虽然很难说是标准的金文,但给了后世取法金文的书家很大启发。中期代表人物有丁敬、钱坫、张廷济、徐同柏、朱为弼等,他们毕生研究金石,精通考据,他们笔下的金文篆书陆离斑驳,有古铜意味。晚期有杨沂孙、吴大澂、黄牧甫、吴昌硕、沈曾植、曾熙、李瑞清、王福庵等,其中,杨、吴、黄三人以及早期的吴昌硕,尝试以小篆的用笔写金文的结体,大小篆结合,形成流派。到了王福庵手里,将这一路写法表现得清新隽雅,别有小调。曾、李二人以碑写金,佶屈聱牙,质朴有余而自然不足。新文化运动之后,金石学学科创立,写金文篆书也迎来了新局面,涌现了马衡、容庚、沙孟海、萧娴、商承祚、顾廷龙等一批学者,他们继承了乾嘉学派的优良作风,具备现代学科意识,以学养书,所以他们笔下的作品温文尔雅,书卷气十足。
收集图片按类别归类,买相应的书学习。搜集图片是学习的过程。花钱买书,有投入才有回报。精力和爱好投入进去。
•四、清初以来的石鼓文篆书一八大山人、王澍、黄易、吴昌硕、罗振玉等
石鼓文,初唐时发现于陕西凤翔。它在清代受到重视,与乾隆皇帝亲订并摹刻分置各地有关。王澍称“史籀《石鼓》从心不逾,篆书之圣也”。之后,黄易等人也曾摹过《石鼓文》。王、黄二人所摹的《石鼓》皆宗斯冰之法,为铁线篆之别体。方朔《枕经堂题跋》称
“本朝工摹《石鼓》以完白山人为空前绝后,盖能得其朴老浑逸之妙。继此者,张皋文见弟,吴山子,陆祁孙诸君子亦称能手”。至此,清代书家学《石鼓》渐成风气,其体也成为清代篆书中的一大宗。
其中,最能得邓石如真传的莫过于吴昌硕,他晚年所临《石鼓》,自称“一日有一此言不虚。在吴昌硕的带领下,雄强之风日炽,门下赵云壑、钱瘦铁、王
马公愚、徐无闻等,将王澍、黄易的“铁线石鼓”与邓石如、吴昌硕的“写意石鼓”两种写法结合在一起,力求回归秦时本意,文质彬彬,有君子之风。介于两者之间的还有邓散木、萧蜕庵等人,化质朴为活泼,婉转流畅,也是一种写法。
•五、清代以来的草篆探索—(傅山、何绍基、黄宾虹等)
在书体命名上,篆书、隶书、楷书合称“正书”,与其形成对立的即是草书,这意味着历史上写篆者会有正篆与草篆之别,只不过草篆传世者稀少而已。明代赵宧光决心尝试“草篆”,虽获得肯定的声音不多,但为清代的草纂留一线光明。清初傅山与八大山人喜欢将古篆字写的像行草书一样流畅,甚见个人意趣。到了清代中叶,金石学家如朱为弼、徐同桕、赵之琛等,他们踵续其后,而字法更见严谨,其“草”在运笔,此为“草篆”之正解也。他们这一尝试被后来的何绍基、张度、黄宾虹、章太炎所推扬,将篆书的写意意趣表达得淋漓尽致。这种“草势人篆”的写法,篆书中的奇葩。
•六、其他载体人篆的新尝试一古文、秦汉金文、奇篆、玺印文字、甲古文等
• 1、古文入篆:邓石如、钱坫、胡唐等。
•2.秦汉金文人篆:孙星衍、胡唐、吴大澂、吴昌硕、黄牧甫、朱复戡等。
•3.取法奇篆:《岣嵝碑》《天发神谶碑》《祀三公山碑》《碧落碑》等。
•4、玺印文字入篆:陈鸿寿、许梿、六舟达受、马公愚、方介堪等。
•5、甲骨文入篆:罗振玉、丁辅之、马衡、潘天寿等
总述
清代篆书除上述五大宗外,还有其他一些现象值得关注,如古文人篆、秦汉金文人篆、奇篆入书、玺印文字人篆、甲骨文人篆等,这充分说明了清人写篆的开阔视野,宏大格局。
因清代善篆书者大多研究《说文》,《说文》中有“古文”一体,这激发了部分书家尝试古文入篆的欲望,如邓石如、钱坫、胡唐等。他们写的“古文篆”结字大都依据《说文》,偶有尝试传抄古文字写法,似与明末流行“古文入印”有着一定的联系。
清代金石学家们除了关注商周青铜铭文外,还对秦汉权量、镜铭、度量衡等文字有深人的研究,这也反映到篆书创作中,像孙星衍、胡唐、吴大澂、吴昌硕、黄牧甫等。这些大家尝试泰汉金文入篆,虽属偶尔为之,亦甚可观。
书法史上总有几个神秘的碑版,文奇字古,让后人费解,却又令人着迷,如《岣嵝碑》《天发神谶碑》《祀三公山碑》《碧落碑》等,人称“奇篆”。清代取法这些“奇篆”不乏其人,清初的八大山人临《岣嵝碑》多少出于新奇,而吴让之、徐三庚、赵之谦他们则是出于书风变化的需要,刻意求变。晚近的齐白石、李叔同,也属于这一性质。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山王墓被发现,铭刻在“中山三器”上的一千多字铭文,瑰奇无比,俗称“中山篆”。这一奇篆也很快被书家取法,运用到创作中去,别开生面,最有代表性的当属徐无闻。
清代是流派印大发展、大繁菜的时期,百家争鸣。随之产生了“印从书出、书从印入”的命题,像邓石如、吴让之、徐三庚、赵之谦、吴昌硕、黄牧甫等则是“印从书出”的典型,而陈鸿寿、许梿、六舟达受、马公愚、方介堪等则反方向思考,将入印文字运用到篆书创作中来,创造了“书从印入”的成功案例。其中,陈鸿寿、许梿、六舟达受等以缪印篆人书,马公愚、方介堪则以古玺印文字人篆,很有启发意义。
1899年,甲骨文被发现,其书迹引起了书家的广泛关注,并尝试以篆书的笔法写甲骨文,如罗振玉写得有学者气,丁辅之写得有金石气,潘天寿则兼而有之,书画合一。
通过以上梳理,清代篆书创作之所以兴盛,水平高,其核心要素是几乎所有的篆书家都有《说文》的基础,“六书”的保障,使得他们笔笔有来历,字字有矩度。同时,在碑学运动、乾嘉金石学以及各种新出土书迹的加持下,清代篆书家视野开阔,取资广泛,守正又能创新,大开审美新境界、新格局,对今天的书坛有着很重要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