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苹儿(茵草芳菲)
图片发自简书App
盛夏,烈日灸烤着大地,路上车辆稀疏,见不到行人,周围一片静谧。唯有蝉鸣声,在林荫深处悄然延伸,蝉声由近及远,由高到低,此起彼伏。在层层叠叠的树叶中,回响着蝉的和声,若金声玉振,不绝于耳…… 让我不禁想起,关于蝉的一些童年往事。
儿时我住在农村,和小伙伴一起逗蝉、捕蝉是件常事。乡下树木繁多且高大挺拔,浓密的枝叶间藏着许多的蝉。我们因厌烦其持续不断的蝉声,常常拾起小砖块瞄准蝉投掷,当看到蝉带着长鸣,吓得四处飞窜,停止了鸣叫,我们才善罢甘休。
捕蝉,我们则用自制的蜘蛛网。选一根结实的长芦苇,一头撅成三角形,用线缚住。看见有新鲜的大蜘蛛网就往上一绞,等三角里络满了蜘蛛网,手感特别粘时,我们就瞄准蝉,轻轻一捂,蝉的翅膀就被粘住了。
我小心翼翼地将蝉放进火柴盒子里,外面钉上几个小孔。盒子里的蝉就会叫个不停,抗议把它禁锢在狭小的空间。次日晨起,已听不到蝉叫声,只见盒内蝉身俱僵…… 现在回想起来,我不禁为其刚烈而扼腕,也因贪一时之趣,让蝉化为青烟逝去而悔之。
毕竟蝉为了这一天,已经等了很久。蝉卵产在树枝孔眼上,先要躲过蚋的偷食,才有机会孵化,若虫刚刚见光,又要赶在降温之前,钻入地穴。这是一段黑暗而漫长的等待,即使是常见的蝉,也要熬个两三年,甚至五六年。如果运气好,这么长时间都没有被人从地底挖出,蝉就会迎来一次蜕变一一羽化。
从地底里爬出的蝉,外面有一层亮闪闪的旧壳,会从头顶至后胸背中央开始裂开,柔软的新身从中脱离出来,颤抖着展开翅膀,感受空气中的流动,逐渐使翅膀变黑,变硬,蝉这才开始真正的生活。它数以年计的等待,只是为换起一季的高歌。这种对于生命的惜重,实在让人动容。也许对蝉而言,生存的意义正在于此,直面磨砺,不改初心。
蝉高居树梢,餐风饮露,蛰伏数载,用鸣唱奏响生命之坚强。唐朝诗人虞世南曾咏《蝉》,“垂委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古人以蝉自居,以表达自己清远的品行志趣。用独有的鸣叫倾诉衷肠,把短暂时光中的那一曲独唱,拖曳到蹒跚的秋阳。
古人认为蝉性高洁,“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隐身止语,出世发声,恰如君子,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民间则喜欢将蝉唤作知了,这个名字更有意思。知,是大智慧,是看清世界万象的通透。了,是大超脱,是无欲无求无我的彻悟。
小小知了,未必想过这些玄妙之事,它只是秉着初心而活,不贪婪,不苟求。三千树木,有一枝栖身,漫漫红尘,有清风流响,已经足矣。就在它短暂的一生里,经历了黑暗与光明,束缚与自由,爬行与展翅,黯哑与高歌……在生与死的两重门之间,层层蜕变,实现了重生,这不也是种禅境的超脱吗?
生而为人,谁不曾如蝉一样坠入泥土,谁不曾如蝉一样,披上艰硬的盔甲,拼搏冲突。我们都渴望有一天能展翅飞翔,高枝放歌。因为这是热爱生命,张扬自我的嘹亮歌声。每一声蝉声,都那么高昂,充满躁动,像生命一样炽热,绵长。
人生短暂,犹如蝉之历程。学会隐忍之奋斗精神,来面对艰难之磨砺,用向往光明的斗志,来抵御黑暗的侵扰。卑微如草芥,而有尊严地活着,展生命之悦动,奏生命之华章。
我懂得了蝉鸣声声,或许就悟出了生命存在的意义。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