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主办的《中华医藏》首批图书发布仪式在国家图书馆举行。作为“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框架下实施的国家重要古籍保护项目,《中华医藏》首批发布的是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主编、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的《中华医藏·养生卷》,共36册,收录了从南朝至清代的74部代表性典籍。
《中华医藏》项目是一项多行业、多民族共同承担的全面揭示中医药发展源流的重大基础性学术工程。项目组从2010年起组织专家学者全面调研发掘存世中医药古籍,从13000余种中医药古籍中选录具备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和艺术代表性的中医药古籍2289种,并采用“编”“类”结合的方式编纂影印出版。
“药饵过三伏,文书散百忧。”在宋代文学家秦观的诗词中,中医药、书籍是度过伏天的“最佳搭档”。时光流转近千年,在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在初入伏的盛夏天,中医药与古籍再次携手登场。
7月13日,此间举行《中华医藏》首批图书发布仪式。万卷医籍精选千部典藏,人们思考着如何把这项利在千秋的文化抢救工程做对、做精;古旧黄纸开启新生之路,人们摸索着怎样将这些曾光芒闪耀的智慧结晶重新擦亮,使其再次绽放。
古与新
据发布仪式现场的相关资料介绍,全国150个图书馆(博物馆)馆藏的1912年以前印刻的中医药古籍共8663种,其中有3000余种是孤本,占现存中医药古籍总量的40%以上。除孤本医籍外,还有全国仅存2~3部的稀有医籍,这类书有1100种左右。
国家图书馆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任熊远明介绍,自2007年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启动实施以来,先后评选并公布了6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累计收录古籍13026部,其中共入选中医药古籍371部。
“这些都是中医药发展历程中留下的最珍惜的宝贝,要千方百计呵护好、珍惜好。”一位项目组专家表示。项目组历经十多年,从全国上万部中医药古籍中选录最具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和艺术代表性的中医药古籍2289种,可谓珍中选珍、优中择优。《中华医藏》之“藏”,就包含着系统全面地考察、收集整理、集结汇总存世重要古典医籍的意思。以先进的技术手段影印出版,使得珍贵医籍化身千百,用之当代,垂之后世,为中医药古籍保护和利用打下坚实基础,为科学研究提供丰富的文献基础,为文化、教育和相关产业提供系统便捷的研究资料,为临床实践、养生保健提供宝贵的经验。
“这也是盛世修典的意义。”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中华医藏》编纂委员会主任委员张伯礼强调,“一定要提高认识,精益求精,以传世之心打造传世之作。”
除了要把古籍中的“传统实力派”囊括其中,一些“新秀”也被重点关注着。
“近年来,随着我国的古籍普查和相关考古工作的推进,我们又发现了很多珍贵的医籍。2012年成都老官山汉墓考古发掘中就出土了大量医学竹简,它们比马王堆医书更加成熟,具有极高的价值。”原文化部副部长、国家图书馆原馆长、《中华医藏》规划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周和平提示,此外,越来越多的此前收藏在海外的医学典籍也在不断“回归”,不少还是孤本,也应该以此为契机评估其价值,择优选录。
藏与用
“其实,这次我们已经选了不少海外收藏的中医古籍。”山东中医药大学原副校长、该校中医文献与文化研究院院长、《中华医藏》项目学术办公室副主任王振国以此次《中华医藏》收录的方书类目举例,“但是对于海外古籍的收录,我们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授权。”他解释,不少计划收录、目前在海外收藏的中医药古籍大多在公立图书馆、博物馆,属于公共资源,相关图文都供完整下载。但如果要出版,出版机构一般要求相关机构给予授权。但这些古籍的根在中国,收藏机构并没有版权,下一步要推动理顺上述古籍的出版流程。
除此之外,不少专家还提到,国内古籍的影印、收集也面临一定障碍。“很多古籍孤本善本不但有医学价值,还有收藏价值、文物价值。不少甚至是所在图书馆、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一位专家分析,有些藏书单位也因此对其借出、影印有严格限制,不会积极支持让这些宝贝成为公共资源。“这我们也可以理解。接下来还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去统筹协调推动。”一位专家说。
专家们表示,归根结底,就是对古籍的藏和用的认识问题。正是意识到了这个问题,项目组还大力倡导对文化遗产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编纂时,要做再生性保护,要积极推进电子化数据库建设,同时加强校勘研究利用,让更多人意识到,把宝贝藏起来,不如放出来。
“要把我们的古籍保护利用和中医药事业发展、医学科研创新、文化旅游事业、健康中国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结合起来,让中医古籍不但昭示古代学人智慧,更启迪当今学者对于未来中医药学科创新发展、资源发掘利用的思考和实践。”周和平表示。
冷与热
发布仪式现场,首批出版的《中华医藏·养生卷》36册书整齐地摆放在展台上,散发着悠悠书香。翻看第一册,最早映入眼帘的古籍就是《抱朴子内篇》,作者是晋代中医药学家葛洪。国人更熟悉葛洪的另一本著作《肘后备急方》。诺贝尔奖获得者、我国著名药学家屠呦呦正是从这本书中获得线索和灵感,发现青蒿素。该药作为治疗疟疾的一线药物,至今仍在广大非洲地区备受热捧。
而中医药古籍以穿越千年时光的韧性和魅力,至今仍能在健康服务中发挥作用,少不了医史文献整理研究人员的默默付出。他们不惧终年青灯黄卷相伴,或许还将皓首穷经。
“古籍整理研究是一个相对冷门的领域,尤其是近20年来,人才还是短缺的。”王振国坦言,老一代医史学文献学大家如马继兴、张灿玾、余瀛鳌,都是不怕坐冷板凳的典范。在年轻人中寻找还愿意静下心来,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阅读、研究、积累的,并不容易。“好消息是,近10年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一直在抓相关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尤其是依托《中华医藏》这个国家项目,我们年轻一代的教师、研究生更多参与了进来。”王振国说。
本月下旬,又一次全国性中医古籍和文史相关培训将拉开帷幕。“我们一直提一个口号,就是‘既要出著作,也要出人才’。期待在国家项目的支持下,我们的人才队伍也能热起来。”王振国说,有了对这份事业充满热爱的高素质人才,这些古籍的馨香一定会传得更广、更远。
文:健康报记者 崔芳 徐秉楠
编辑:于梦非
校对:杨真宇
审核:徐秉楠 陈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