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疗卫生事关亿万群众身体健康。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将“以基层为重点”放在首要位置,提出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7月1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一切为了人民健康——我们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场,重点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工作进展成效。
01
网络不断健全,机制更加完善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持续提高。”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司司长聂春雷从六方面、用多组数据展开了介绍。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网络不断健全,截至2021年年底,全国建有各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近98万个,卫生人员超过440万人,实现街道、社区,乡镇、村屯全覆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持续增强,基层诊疗量占比长期保持在50%以上。基层运行新机制更加完善,将符合条件的基层机构全部纳入医保定点范围,群众到基层看病实惠多、费用低。公共卫生服务进一步夯实,基层机构开展的项目从10类扩展至12类,每年为重点疾病患者和重点人群提供10多亿人次的健康管理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创新发展,截至2021年年底,全国已基本实现所有地市和县(市、区)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全面推开,在全国800多个县(市、区)开展试点。”聂春雷说。
十年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也取得了积极成效。聂春雷指出,深化医改以来,我国以群众公平享有为导向,积极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服务内涵逐步丰富,受益人群不断扩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试点到以法律的形式固化下来。
02
发展要有党政一把手推动
聂春雷指出,国家卫生健康委将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作为最基础、最根本的重要工作,多措并举,努力把患者留在基层。
近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出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标准,指导地方对照标准自评自建和整改提升,至2021年年底,累计有2.3万家基层机构达到服务能力基本标准和推荐标准。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为基础建设社区医院,出台社区医院基本标准和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至2021年年底,累计建成社区医院超过2600家。多种手段壮大基层卫生人员队伍,完成全科医生转岗培训23万余人次,落实医学专业大学生免试注册乡村医生,超过4300名大学生进入乡村医生队伍。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突出“强县域、强基层”导向。加快信息化建设,到2021年年底,远程医疗已覆盖所有贫困县并向乡村延伸。
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人才队伍是关键。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计划生育协会专职副会长许钢柱表示,在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员队伍建设方面,河北省加强人才培养,把人才引进来,截至目前,共招收本、专科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1682人;落实待遇,把人才留下来,制定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薪酬改革办法,从上年度收支结余部分自主提取不低于50%比例用于增发绩效工资;改革职称评聘,拓宽人才发展空间,优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岗位设置,增加基层中高级卫生系列职称比例,畅通基层人才职称晋升渠道。
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委副书记、县长冉崇庆介绍,近年来,习水县的医疗卫生健康水平发生了很大变化,群众就医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增强,县域内就诊率已经达到92.6%。冉崇庆表示,工作的成果离不开政府对于卫生健康工作的重视。习水县委、县政府一直把卫生健康工作当成最大的民生实事来抓,认真履行政府办医的主体责任,不断加大人财物的保障力度。习水县累计投入18亿元用于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基层服务能力得到很大提升。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完成信息化建设,实现互联互通,基层医防实现深度融合。中心乡镇卫生院采购CT等大型设备,所有卫生院均配齐了B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设备,切实提高了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该县还积极探索县域医共体建设模式,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有序推进分级诊疗制度落地见效。
冉崇庆介绍,习水县从2019年成为国家县域医共体试点县。这项工作涉及的部门多、群体大,很多时候都需要党政一把手出面才能推动。为此,该县成立了以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的医共体建设领导小组和管理委员会,制订政府、卫生健康部门、医共体三方的权责清单,将人财物管理权限下放到医共体牵头医院。3年来,人员队伍更加稳定,医疗协同更加有力,诊疗能力大幅提升,服务范围全面拓展。该县建立了双向转诊,实现了县乡联动,群众得到了更多实惠。在同类疾病特别是手术治疗方面,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得到县级医院的服务。人们少跑路的同时,护理成本大幅降低,更重要的是医保的报销比例更高,减少了患者的就医费用。
03
详解乡村医生和家庭医生
近年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人次占比有所下降,这是否意味着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如以前?面对记者的提问,聂春雷给出了详细解答。
十年来,基层机构数量从91.3万个增加到97.8万个;基层机构床位数从2012年的132.4万增加到2021年的171.2万张;基层机构的卫生人员从2012年的343.7万人到2021年的443.2万人。在卫生人员中,执业医师和助理执业医师数量也增加了,从100.9万人增加到161.5万人。“这说明,基层机构和人员队伍是在发展的,服务能力并没有下降。”
聂春雷表示,虽然受疫情影响,全国医疗机构、基层医疗机构近两年的门诊量普遍下降,但是从服务量看,2012—2021年基层医疗机构门诊服务量从41.1亿人次增加到42.5亿人次,整体还是稳中有升。
聂春雷指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不同于医院,也不同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既承担了基本医疗服务,还承担了大量公共卫生服务。所以,衡量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不应只看门诊人次占比,还要看综合服务能力。
对于乡村医生年龄结构老化、人数减少问题,聂春雷表示,提高村医的素质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国家卫生健康委将积极会同相关部门,为村医队伍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分类解决村医待遇和养老保障问题;进一步引导各地把乡村医生向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转化,提升乡村医疗服务体系的整体服务能力水平。
家庭医生签约工作也是记者关注的焦点。北京市朝阳区南磨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张亚兰表示,通过开展家庭医生签约工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居民提供了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及健康指导等多项服务。她以其所在的北京市朝阳区推行的“1﹢6﹢N”的特色家医签约服务模式为例,阐释了家庭医生的服务内容。“1”是指适合普通人群的基本服务包,服务的内容包含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一般健康管理等。“6”则是个性化服务包,针对老年人、0~6岁儿童、孕产妇、残疾人,及严重精神障碍、高血压、糖尿病慢性病患者提供不同的服务内容。“N”就是定制服务包,其内容比较灵活,如为民政、残联等部门认定的特殊人群提供上门服务,为上班族制定“健康管家服务包”等。
张亚兰也提到,当前依然有部分居民对家庭医生的内涵理解有偏差。她表示,家庭医生不是上门医生,家医签约服务更多的是指医患之间长期稳定的契约服务关系。
文:健康报记者 郭蕾 高艳坤 实习生 李可仪
编辑:管仲瑶
校对:马杨
审核:徐秉楠 闫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