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磨针溪旁,必出奇迹?
2025-01-09 17:12  浏览:345  搜索引擎搜索“微商筹货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微商筹货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这是一句每个国人自打几岁开始就熟悉且亲切的谚语,一代代人过来,其指导作用毋庸置疑。

盖谚语南宋祝慕的《方舆揽胜》原文是: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

少年太白面对之,感其意。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说的是大诗人李白小时候因读书不顺,弃学了。弃学途中偶遇一老妇人用铁杵磨针。一刻也不松懈,此情景对弃学的自己的触动很大,思考之后,终于发奋读书,最终学有大成。“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就出自这个故事,这句话也成为激励后人持之以恒求学的名言警句。









书里是这样记载的:唐朝著名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

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课,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觉走到了城外。暖和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白感叹不已,“这么好的天气,如果整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思?”

走到一个破茅屋门口,看见门口有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李白走过去, “老婆婆,您在做什么?”

“我要磨成一个绣花针。”老婆婆抬起头,对李白笑了笑,接着又低下头继续磨着。

“绣花针?”李白又问:“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

“当然!”

“可是,铁杵这么粗,什么时候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

老婆婆反问:“滴水可穿石,愚公能移山,铁杵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呢?”

“可是,您的年纪这么大了?”

“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婆婆的一番话,令李白很惭愧,无脸见父母。于是回去之后,再没有逃过学。每天的学习也特别用功,终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诗仙。 

于是,千古不变的释读来了——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恒心,一定会成功的,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的孩子们,如果在学业上能认真、努力、有恒心,成绩好一定是没有问题的.重视生活中的细节,那将影响你的一生.请牢记:世上没有做不到的事,关键在于你的态度。









靠真功夫安身立命的,古往今来,从未偏离这个主航道。

所以,我们要每日反省自己,严厉的反省,深刻的反省,只有这样才能积土成山,风雨兴焉。迷时师度,悟时自度,自己度不了自己的时候,要拜访天下名山大川,寻真师,高徒必遇真师,最终才可以成功。对待师傅不必虚情假意,稳稳的把知识学到手,学会文武艺,货卖帝王家,有了真本事,不愁没有用武之地。

真功夫不可滥用,须有自知之明。只要肯下苦功夫,就一定能打拼出一片天地。

但是,原材料只是一根木杵的话,再充其量,再耗费心思,也只能磨成牙签。材料不对,根本上就错了,再努力也没用。








发布人:a356****    IP:124.223.18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