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存,念念信吧
2024-10-14 10:09  浏览:1604  搜索引擎搜索“微商筹货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微商筹货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一九七八年,外婆还健在,大姐二姐已经出嫁。大姐一家随姐夫一起去了东北齐齐哈尔,而我们全家包括父母、外婆及四兄妹共七口人,都在老家河南新野。那年我已经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了。

当时和大姐联系的方式一般是写信,遇上特别紧急的事情,就发电报。由于父母不识字,两个哥哥早已辍学挣工分,小小上二年级的我,自然就成了家里的文化人,承担着写信、念信的重任。

那时纸和笔也稀奇,不舍得浪费。所以每次正式写信前,我总是先打好初稿,尽量减小写错重写的可能。打初稿的方式主要是就地取材,我们家院子很大,打扫干净的灰土地,变成了一面躺着的黑板,随手找一根粗细合适的树枝作笔,然后一笔一划在地上写字。

二年级的学生会写的字还不太多,思路更不成形。通常是妈妈坐在院子里抽着烟,一边思索一边说,她想交待和问哪些事情。我自己稍稍整理,然后在地上写下来。写几句,念一念,妈妈听了,理一理顺一顺,我再改一改。

不会写的字太多,要不断想方设法换成容易写的词儿,实在不会的字就用拼音代替。这样反复几遍后,妈妈觉得顺了,我再把外婆、父亲、大哥、二哥和弟弟等家里所有人都召集过来,一字一句念给他们听。这时大哥二哥便开始指指点点,父亲只是呵呵笑着不语,听任我们兄弟姐妹自由发挥。

等全家人都觉着非常满意了,我便开始用真正的纸和笔,正式写信。哥哥们去搬来小板凳,在旁边摆稳,当成桌子;我找来纸笔,在“桌子”上摆放端正,跪着趴在小板凳上,用铅笔一笔一划、工工整整地誊写到方格纸上。

由于特别认真,生怕出错,誉写通常需要很长时间,脚麻了,起来活动一下,再趴下去写。等誊写完毕,我又给家里人从头到尾念一遍。等确认没问题后,才仔仔细细地装进信封,封上封口,拉着弟弟一起专门跑到街上的邮局,小心翼翼地把信递给邮政叔叔。然后天天数着日子,计算着信寄出去多少天了,什么时候该回信了。

大姐是老大,从小就懂事,为了帮着父母带弟妹,一直没有读过书,自己不会写字。初到东北时,外甥女红霞和外甥东杰都还小,大姐若是想回信儿,得先把心里想说的话,告诉有学问的姐夫,等姐夫空闲时才能写回信。那时通讯也不很发达。一封信从偏远的河南农村寄到东北,到收到东北的回信,一来一回,可能要花上一两个月的时间。

就这样,盼着远方大姐回信的日子,成了我们全家最有盼头的日子;每次收到大姐的信的日子,就成了我们全家人的重大节日。每逢那样的日子,全家人会莫名兴奋,大家郑重其事地围坐在一起,特别认真地听我这个小学生,一板一眼地念着信,念完一遍,大家说再来一遍。信念完后,再在全家人手中传递,你摸一摸,他捏一捏,仿佛大姐一家回到了我们身边。

在日子过得非常艰难的时候,妈妈会说,“存,念念信吧”。

在劳作一天疲惫的时候,妈妈又说,“存,念念信吧”。

在想念大姐及外甥们的时候,妈妈就会说,“存,念念信吧”。

每当此时,我就会听话的跑到神台边,拿出东北所有的来信,从头到尾,一字不漏,逐字逐句,把那些大家早已烂熟于心的内容,念完一遍又一遍。大家仍像第一次听到一样,也听边问某些细节。听着听着,似乎触摸到了牵挂着的远方,仿若感受到了远方的牵挂,心里妥贴了,身体有劲了,生活也有了盼头。

过了几年,外甥女红霞长大,开始在东北那边上小学,大姐也有了小小通讯员,两边的通信渐渐变得通畅起来。

有一次,家里收到一封东北的来信,摸起来厚厚的,和平时的有些不一样。我拿到信,飞快地跑回家,在全家人期待的目光中打开信封,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段漂亮的彩色丝带。大家不明所以,催着赶紧念信。原来是大姐和红霞特意上街,给我买了一条当时最新流行扎辫子的彩色丝带。

外面竟有这么漂亮的东西,是扎辫子的?!全家人一下子愣住了。从此,这条从未见过的美丽彩色丝带,成了我的骄傲和最爱,它打开了我对歪子村外面世界的好奇和向往,也给我们寡淡的农村生活带来了新的色彩和念想。

“存,念念信吧”,是我们全家与外界的唯一联系,也是我们全家人共同喜爱和盼望的重要生活,这份牵挂和念想一直把全家老少的心紧紧拴在一起,让并不富足的生活却充满着美好和期待……

发布人:faf4****    IP:124.223.18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