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酒是陈的香”,国内消费者对“年份老酒”有着特殊的偏好。近年来,随着白酒市场竞争的加剧,白酒企业也纷纷推出年份白酒产品,并作为高端化的另一个方向。此前由于年份酒尚未有强制性标准和有效的监管方式,也导致年份酒产品市场乱象频出。
在今年第十九届酒博会期间举行的中国年份酒价值论坛上,中国酒业协会相关负责人发声炮轰年份酒市场乱象危及行业信用,并宣布推出中国酒业真实年份酒系统,在年份酒团标基础上引入第三方认证,希望引导市场解决目前年份酒自说自话、偷换概念等问题。
年份酒概念在白酒行业并不陌生,2000年前后年份酒市场就迅速转热,但由于没有规则和监管,也导致市场年份酒乱象频出。不只是部分中小酒厂产品年限虚标,个别产品的标注年限甚至早于酒厂的建厂时间,部分大厂产品也有打擦边球的情况,这也让年份酒沦为一种“符号”产品。
第一财经记者在市场走访中发现,由于白酒属于非信息对称产品,国内消费者对年份酒真实性无从分辨,而不少消费者误认为白酒瓶身上15、20的标识即为白酒的储存年份,但实际上很多数字仅仅是概念或产品名称。
劲酒集团董事长王楠波在发言中表示,部分白酒产品偷换数字概念,不但影响到消费者权益,也影响到消费者对年份酒信任度的问题。
中国酒业协会年份酒管理委员会主任胡义明也炮轰年份酒乱象,称其扰乱了中国白酒产业年份酒的健康发展,也为白酒行业发展埋了一颗“雷”,可能导致整个行业诚信崩塌。
2019年,中酒协发布《白酒年份酒团体标准》,对年份酒生产前后都进行严格监管,通过对采购粮食、发酵、基酒入库、生产和包装等环节进行溯源,来确保年份酒的真实性。根据中酒协的定义,真实年份白酒是采用具有一定年份的基酒,按照比例勾调而来,所标注年份并非基酒的最老年份,而是80%的加权平均酒龄。
团标出台后,国内酒企也密集推出了一批真实年份酒产品,对规范行业产生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团体标准没有强制性,对年份酒行业乱象并无法形成有效的制约。在部分渠道中,特别是中小企业的产品,年份酒标注则依然混乱。
而国内市场监管部门也注意到年份酒乱象,在新版《白酒生产许可审查细则》中,规定生产年份酒的企业应建立年份酒质量安全标准,年份酒标签应如实标注所使用各种基酒的真实年份和比例。
今天,中酒协公布了新的中国酒业真实年份酒系统,宣布引入第三方检测机构方圆标志认证集团,进一步完善真实年份酒体系,后者也是国内知名的认证机构之一,中国标准化协会为其大股东。
“这一场会议我们准备了16年。”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今日表示,早在2007年中酒协就启动169计划,开启年份酒相关研究,但年份酒课题一直推进缓慢,这既有科研、标准层面的难题,也有产业内部的因素。
宋书玉认为,中酒协作为标准的制定者,不能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因此本次在引入第三方机构后,中国酒业真实年份酒系统正式构建完成,可以经受市场检验了。
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新系统要求比原团标更为严格,对年份酒生产设置了较高的门槛,需要认证酒企有20年连续基酒的生产要求,并要求年生产量不低于3000吨,年储存量不低于1000吨。同时,年份酒认证酒库要建立视频数据管理系统,要纳入公安部授权数据机构保存。年份酒产品则需要建立身份档案、指纹图谱、荧光图谱等,并逐批对照比较。中酒协向通过认证的年份酒产品无偿提供年份酒商标和证明商标。
当日,金沙酒业、景芝酒业和劲酒三家酒企推出了真年份系列产品,并通过了中国酒业协会和方圆认证的真实年份酒认证以及专属产品编码。
第一财经记者在现场看到,景芝芝香真9年为例,对基酒具体构成进行了明确标注,其中9年基酒占比45.45%、10年基酒占比50.16%、16年基酒占比为4.39%。
在胡义明看来,在欧美,威士忌、干邑等产品都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标注年限必须和实际储存年限相符,规范年份酒市场,有利于消费者辨识,也有利于未来中国白酒产品走向国际市场。
酒业分析师蔡学飞认为,年份酒标准的推出对于规范市场概念和引导消费有很大的积极意义,仍需要在企业端和消费者端进行普及,在强制性上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中酒协方面也表示,目前正在推动年份酒标准的完善,并与有关部门沟通,推动立法管理年份酒行业,并呼吁有条件的酒业大省,可以先期争取地方立法的方式规范年份酒市场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