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读《变形记》有感
2024-08-04 20:07  浏览:402  搜索引擎搜索“微商筹货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微商筹货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上学的时候老师要求我们读《变形记》,那时我还不能读懂,现在重读很多作品,才发现我们的语文教育确实是太超前了,一个没有经历过遗憾、苦难的孩子怎么能理解那么深刻的作品?

言归正传,最近对荒诞派文学颇感兴趣,就像我本人一样,喜欢“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这部作品的内容、主题都太令人熟悉了,所以我在这里单纯地只想说它带给我的启发。一部小说怎么样才能好看?我总是苦思冥想,这其中有很多技巧是学不来的,甚至也不能用“天赋”一词简单概括。一部100多年前的作品能够经久不衰,只因它对人性和生活的剖析实在是太精准了。

荒诞作品用的写法叫做间离法,专业的说法是“陌生化效果”。就是把人们所熟悉的事物突然之间拉开距离,让你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它,感到非常陌生,就开始反思,会得出另一种结论或者看法,从而极大地拓展了我们对于人的认知。

如果是一个人突然生病了,那身边的人肯定是急得大喊大叫,赶紧给他送医院。但是一个人变成了虫子,身边的人应该有什么反应?这一点我们是不知道的,那么这个时候作者不论说什么,我们都得听,这就是“陌生化效果”。小说中的格列高尔没有关心他为什么会变成虫子,也没有关心自己变形之后的心理状态,而读者也随之忽略了这一点,他们的注意力完全被作者引导。那么接下来人物的命运应该怎么样,都会随之变得合理。

这样的设计在蒲松龄的《促织》中也出现过,儿子突然变成了一只蟋蟀,为父亲的命运的转变立下了汗马功劳。我只能说天才的想法也是有巧合的,卡夫卡不可能去抄蒲松龄的创意,蒲松龄更不可能借鉴别人。

这部作品诞生在1915年,当时的社会现实使人们对资本主义逐渐失去信心。当工作成为了一个人生活的全部意义,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也就变得日渐疏离和冷漠,而这种现象如今依然存在。“讽刺”在文学作品里的意义往往和警示有关,如果只是冷漠和嘲笑,那么它肯定不会广为流传,更不会经久不衰。而《变形记》象征了一个时代,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但仍然希望有人能够幡然醒悟,并做出更好的选择。

发布人:5a61****    IP:124.223.18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 毛笔
  • 2024-08-04浏览:1221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