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中國人》:百年影像當代史
2025-01-21 16:59  浏览:310  搜索引擎搜索“微商筹货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微商筹货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傅姐給我寄的兩本大紅冊,在海上飄了一個月,今天終於收到了。

因為2019年出版的《中國》之前在其他地方翻過了,所以收到後,我最關心的還是2024年出版的《中國人》,我翻了。

這部大紅冊試圖以影像的方式,記錄自1844年以來中國人的精神面貌和社會變遷,這樣的雄心勃勃,與之前已經出版的那兩個版本的《中國》還是有著很大的區別。

與兩版《中國》相比,《中國人》所選取的時間跨度更大。1959年版主要聚焦於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建設成就,而2019年版則以宏大的視角講述了中華文明的起源和發展。相比之下,《中國人》涵蓋了180年的歷史,從鴉片戰爭到改革開放,更完整地呈現了中國近代以來的重要歷史進程。

《中國人》更加側重於「人」的因素,這與那兩個版本的《中國》有著顯著的不同。1959年版的《中國》帶有明顯的政治宣傳色彩,畢竟是要宣揚建國十週年的建設成就,而2019年版則更側重於展現中國的自然風光和文化遺產。《中國人》則通過普通人的肖像、生活場景和情感表達,試圖構建一種「以人為本」的歷史敘事,這種思路完全可以與所謂傳統文化中「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呼應起來,應該蠻討喜的。

與前兩本《中國》相比,《中國人》最大的進步似乎是開始注重影像的力量,它不再僅僅只是將照片作為歷史事件的插圖,而是試圖通過照片本身來傳達情感、引發思考。例如,畫冊中的一些照片,例如抗日戰爭時期逃難的百姓、新中國成立初期建設工地上揮汗如雨的工人、改革開放後街頭巷尾的市井生活,毫無疑問,畫冊的編輯者是希望能讓人看到了一個更加「鮮活」和「真實」的中國,而我也確實在這裡看到了中國人身上那種耐造的韌性和強大的生存能力。

個人覺得,除了基於當前的政治語境,對歷史事件、人物的篩選,有著明顯屬於這個時代的局限性,是個遺憾外,我原本還對部分照片的文字說明過於簡略有看法,覺得缺乏對歷史背景和文化語境的深入解讀,但轉念一想,共和國的歷史幾經縫補,說多了難免會破綻百出,還不如簡單帶過。編輯者應該也有意識要讓讀者把更多的注意力留在照片上,事實上,這裡面有一部分照片是撐得起這樣的野心的。但讓我沒想到的是,中國美院這樣一所著名的藝術院校作為畫冊的編輯方,居然也只偏重於政治、軍事領域和社會生活,對文化藝術關注的相對不足,應該不會只有我一個人感到意外吧?

從攝影史的角度來看,《中國人》提供了一個觀察中國攝影發展歷程的獨特視角。從早期的濕版攝影到後來的膠片攝影、數碼攝影,不同時期的攝影技術和風格在畫冊中都有所體現。這不僅反映了攝影技術的發展進步,也折射出不同時代攝影師的審美取向和社會意識。

這部兼具歷史和攝影史文獻價值的大畫冊,不論你喜歡不喜歡它的主題宗旨,它都是基於這個時代中國人的某種「自我」認知,努力地展示他們認為最好的或者最正確的一面。它以影像為媒介,跨越時空,將某種歷史觀下的百年中國變遷歷程呈現在世人面前,無論是對中國歷史感興趣的人,還是對攝影充滿熱情的愛好者,都能從中獲得啓迪和感動,我可以確定的是:不論在未來我們會從什麼角度重讀這本畫冊,它都是這個時代的見證!





















































发布人:bcd0****    IP:124.223.18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