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改善就医感受 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方案(2023—2025年)》,围绕患者看病就医全过程,提出了6个方面的20条具体举措,设计了27个评估指标,旨在为人民群众提供流程更科学、模式更连续、服务更高效、环境更舒适、态度更体贴的医疗服务,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就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健康报开设“提升患者体验在行动”专版,选取有创新思路、先行先试、成效显著的省(区、市)和医疗机构,集中报道这些地区和机构的好想法、好做法、好办法。
“三驾马车”齐发力 提升就医体验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
党组成员、副主任
汪洪滨
近年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将“以患者为中心”理念融入各项政策、贯通于各个医疗服务环节,通过“能力提升、服务优化、模式创新”三驾马车齐发力,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就医体验。
能力提升
攀高峰夯基石
让人民群众在看病就医过程中更加放心、安心、舒心,是广东省医疗卫生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导向。
广东省依托顶尖优势学科,开展呼吸、肾脏病、肿瘤、心血管、精准医学5大国际医学中心建设,攀登国际国内医学“高峰”。2022年,广东省5大国际医学中心搭建疑难病诊治中心平台6个,自主开发新技术项目218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541项。
建设50家高水平医院,创建区域内“高原”。自2018年起,广东省卫生健康委以实施高水平医院建设“登峰计划”为牵引,先后遴选了50家高水平医院进行重点建设,实现全省21个地市全覆盖。
启动高水平医院跨区域联动“一对一”帮扶工作,由5家省内拔尖高水平医院“一对一”与5家粤东、粤西、粤北地区高水平医院实施跨区域联动项目,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提质扩容。
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夯实县域“基石”。2016年以来,广东省先后实施强基创优三年行动计划、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三年提升工程,改造建设189家县级医院,47家中心卫生院升级建设为县级医院,规范化建设10000家村卫生站,全面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大力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实现70个县(市、区)全覆盖。组织73家三甲公立医院“组团式”帮扶113家县级公立医院,为当地培养本土化医疗人才。
服务优化
提升就医体验
完善预约诊疗服务。完善预约号源、预约渠道、预约流程和信息安全等管理措施,引导医疗机构顺利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
推动检验检查结果互认。搭建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信息平台,动态调整互认项目,逐步实现医联体内、同级医疗机构之间结果互认,有效提高医疗机构的诊疗效率和医疗资源的共享利用率,避免不必要的检查检验,有效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完善省市两级检验检查质控中心,建立专业检验检查质量控制体系,持续提升医疗机构间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水平。
构建远程医疗体系。自2017年起,广东省建设远程医疗平台,接入4504家医疗机构,构建省、市、县、镇、村一体的远程医疗服务体系,为基层提供远程会诊、远程影像、远程心电、远程教育、应急指挥等服务。2022年,累计开展3.8万例远程医疗服务、169场远程培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让更多患者能够在家门口获得上级医院诊疗服务。
落实便利老年人就医举措。深入推进落实便利老年人十项举措,通过设置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提供“一站式”服务等,持续优化老年人就医流程,改善老年群众就医体验。
模式创新
诊疗更加便捷
优化诊疗服务模式。完善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逐步扩大日间手术病种范围,逐年增加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的比例,缩短患者等待住院和等待手术时间,提高医疗服务效率。推动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的微创技术发展,提高医院出院患者微创手术占比。针对肿瘤、多系统多器官疾病等患者,开设多学科诊疗门诊。
创新急诊急救服务。实现急救(指挥)中心地市级全覆盖,急救分中心(站)县级覆盖率达到92.98%。航空医疗救援、急救呼救定位试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广东16家医疗机构入选国家航空医疗救护联合试点。
延伸提供优质护理服务。2011年,广东省开始推广以“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为目标的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截至目前,优质护理服务已覆盖全省二级以上医院的所有病房。2019年,启动“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进一步创新护理服务模式。目前,全省共有235家试点医疗机构开展线上护理问诊、专科复诊、义诊、会诊、预约上门等服务。
推动“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为促进智慧医院建设,开展“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服务“指尖行动”,构建“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新模式。全省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依托电子健康码为群众提供“脱卡”就医服务。
推行“互联网﹢”医疗保障结算服务,实现所有统筹地区门诊、住院医疗费用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全省统一的52个门诊特定病种医疗费用省内异地直接结算。
编辑:谢文博 管仲瑶
校对:杨真宇
审核:徐秉楠 王乐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