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文同:《墨竹图》
2025-01-22 06:12  浏览:693  搜索引擎搜索“微商筹货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微商筹货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梅兰竹菊”被称作“四君子”。

其中“梅兰竹”在南宋中晚期逐步成型。

到明代则加入了“菊”这个题材。

最早被赋予这种精神象征的是竹子。

而北宋的画家文同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

文同曾自述:

夫之所以者,道也,放乎竹矣。



文同,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梓州永泰(四川盐亭)人。

自幼家贫,喜好读书,常在农耕之余埋头苦读。

1406年,文同参加考试,“乡书第一”。

三年后进京赶考,又中进士。这个期间,他结识了京城的许多文人名士。

之后,文同辗转各地为官。

大约在1060年左右,已回京做官的文同与苏洵、苏辙、苏轼父子三人相识。

苏氏父子也是四川人,攀谈下来,原来大家还是亲戚,就是苏轼自称的“从表弟”。

当时的文同就画名远播,每天上门索画的人络绎不绝。

苏洵曾写诗笑谈:

风云落纸不自惜,坐客争夺相谩欺”。

意思是文同作画后毫不自惜,大方送人,在他家等着要画的人甚至因为争抢而相互谩骂,拳脚相向。

而苏洵自己呢:

老病人谁称我为?”

要不是我年老,身体又有病,文同怎么会答应给我画呢!

连苏洵这样的大文学家都在文同家排队索画,可见他的画作在当时受欢迎的程度。



文同喜欢画竹子也是有渊源的。

四川盛产竹子,而且从唐末开始就出现了不少喜爱画竹的画家,比如李夫人、孙位、黄筌、赵昌等等。

受到这种文化的影响,身为四川人的文同也特别喜欢竹子,他种竹子,吃竹笋,写咏竹诗,画竹子。

正因为这份对竹子的深厚感情,他笔下的竹图也格外生动。

“胸有成竹”说的就是文同。

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墨竹图》是较为可信的文同真迹。




墨竹图

《墨竹图》为绢本墨笔画,纵131.6cm,横105.4cm。

画中,一枝倒垂的竹子呈“S”型生长,枝叶疏密有致,有曲线之美,也有潇洒之姿。

其主干、细枝、竹叶,都是以书法用笔,一笔画出。

画中竹叶用笔酣畅,墨色有深有浅,代表叶子的向背。

米芾就说过:

以墨深为面,浅为背,自与可始也。


1079年,文同被任命为湖州知州,赴任途中病逝。

文同虽然从未到过湖州,他的墨竹技法却对湖州绘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后来便有了“湖州竹派”。

发布人:5b13****    IP:124.223.18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