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编自《东周列国志》,原创作品,持续推出,欢迎关注。
自即位以来,宋殇公与夷多次对外发兵,仅与郑国作战,就不下三次了。第一次是统领五国联军包围郑东门,第二次是宋师移兵、攻破长葛,第三次是宋、卫一起偷袭郑国。只因上一任国君宋穆公的儿子公子冯身在郑国,殇公对他非常忌惮,为了除去这个心腹大患,殇公一有机会就出去征伐。
太宰华督与公子冯交情深厚,看见殇公对郑国一次次开战,嘴上虽然不敢劝阻,心里却非常生气。孔父嘉是作战的主帅,华督怎么能不怪他呢?日思夜想,要找一个借口杀了孔父嘉,却因为孔父嘉极受殇公重用而且掌握着兵权,所以不敢轻易动手。
宋国在攻打戴国的时候,曾与郑国交锋,最后被打得一败涂地、全军覆没,只有孔父嘉单枪匹马逃回来了。宋国的民众怨声载道,都说:“咱们的国君一点也不体恤百姓,动不动就出去打战,害得宋国只剩下孤儿寡母,人口越来越少。”
华督觉得,对于国内舆论要火上浇油,于是又派心腹之人在街头巷尾散布谣言,说:“宋国每次起兵,都出自孔司马的主意。”民众信以为真,越发怨恨孔父嘉。华督正中下怀。
华督又听说孔父嘉的继室魏氏,美艳非常,是个绝色佳人,老想着与她见上一面。忽然有一天,魏氏回娘家,随家人一起到郊外扫墓。时值春日,柳色如烟,繁花似锦,正是男女老少踏青的时节。魏氏坐在车里,揭开车幔,看外面的风景。华督也在郊外游玩,蓦然相遇,惊鸿一瞥,情不自禁赞叹:“真是世间尤物呀!”一打听,才知道正是孔司马的家眷魏氏。从此以后魂牵梦萦,时时牵挂,心心念念要得到这位美人,就下定决心先把她的丈夫杀掉,再把她占为己有。由此,谋害孔父嘉的念头越来越迫切。
当时是周桓王十年春季的阅兵期间,孔父嘉检阅车马,军令十分严格。华督又派心腹之人在军中制造谣言,说:“司马又准备起兵攻打郑国了,昨天与太宰已经见面商定,所以今天安排练兵。”将士们一听,人人恐惧,就三五成群,都跑到太宰府上去诉苦,想求他向国君进言,不要再出去打仗了。
华督故意紧闭大门,只派看门人在门口招呼,好言抚慰相劝。将士们求见太宰的愿望更急切了,人越聚越多,大多数都佩戴着武器。时间一长,天色将晚,还是见不到太宰,都着了急,大喊大叫起来。古话说:“聚人易,散人难。”华督知道军心已变,就内穿铁甲,外披长袍,腰悬佩剑,打开大门接见大家。他喝令众人不许喧哗,站在大门口,先说了一番假慈悲的话稳定军心,然后又说:“孔司马主张用兵,对外征战,害得民众连年遭殃。国君偏偏对他十分信任,不听我的劝告。三天之内,又要大举伐郑。宋国的百姓犯了什么错,要受此劳苦!”激得将士们咬牙切齿,此起彼伏地大喊:“杀!杀!杀!”
华督假装劝解:“你们不可造次。如果孔司马知道了,向主公上奏,你们性命难保!”
将士们你一言我一语,纷纷说:“我们父子老少,连年争战,死的死,伤的伤,一大半人都没了。现在又要大举出征,郑国兵强马壮,怎么打得嬴他们呢?左右都是死,还不如杀了这个贼司马,为民除害。我们就是死了也解气!”
华督又说:“投鼠忌器呀!你们小心惹上大祸!司马虽然是险恶,但他是主公宠幸的大臣,杀人的事决不能做!”
将士们说:“要是太宰能为我们做主,就算是那个无道的昏君来了,我们也不怕他!”一边说,一边扯住华督的袍袖不放,都嚷着要跟随太宰去杀民贼!将士们簇拥着华督,驾起马车就跑,一路呼哨,直往孔父嘉的宅院而去。
到了孔宅,大家将宅子团团围住。华督吩咐:“你们悄悄的不要声张,等我敲门,再见机行事。”当时正是黄昏时分,夜幕降临,孔父嘉在里面喝酒,听到外面的敲门声很急促,就派人出去瞧瞧。看门的很快回来禀告,说是华太宰亲自过来,有机密要事相商。
孔父嘉赶紧整理衣冠,走出厅堂前去迎接。刚打开大门,外边一片呐喊声,将士们蜂拥而入。孔父嘉心慌意乱,正要往回走,华督早已进了厅堂,大声叫道:“害人的民贼就在这里,还不快动手?”孔父嘉还没来得及张嘴说话,人头已落地。
华督亲自带着几个心腹,直闯入内室,抢了魏氏,快马加鞭,坐车而去。魏氏在车中毫无办法,偷偷地解下束带,用力系在自己的喉咙上,到了华督家门口,就已经气绝身亡了。华督十分懊恼,不住地叹息,吩咐手下不许声张,把魏氏拉到郊外草草埋葬了事。
将士们乘机把孔家的财物掠夺一空。孔父嘉只有一个儿子,名叫木金父,年纪很小,家臣们就抱着他逃到鲁国去了。后来以字为氏,就叫孔氏。孔圣人仲尼,就是孔父嘉的六世孙。
宋殇公听说司马被杀,手足无措。又听说是华督怂恿人去的,勃然大怒,就派人把华督叫来,准备治他的罪。华督索性称病不去。殇公传令驾车,准备亲自参加孔父嘉的葬礼。华督知道后,紧急召见军中执法官,对他说:“主公宠信司马,你是知道的。你们这些军人擅自杀掉司马,怎么可能无罪呢?上一代国君穆公舍弃自己的儿子而改立主公为君主,主公却以德报怨,任用司马,不停地攻打郑国。如今天理昭彰,司马已被杀。不如我们再做一件弑君大事,把穆公之子从郑国接回奉为国君,就能转祸为福,岂不是很好?”对方立刻点头赞成。于是号召将士一起埋伏在孔家,只等宋殇公一到,就呐喊行动。
葬礼那天,侍卫们惊慌逃散,宋殇公死于乱军之手。
华督穿着丧服,对宋殇公假装哀悼,在葬礼上哭了又哭。为了掩人耳目,又在军营中胡乱找了一两个人顶罪,杀了正法。随后,华督击鼓召集百官,提出倡议:“穆公的儿子公子冯,现在仍在郑国,咱们不忘先君,就应当迎立他的儿子。”百官无人反对,都老老实实地退下了。华督就派使者去郑国报丧,同时接公子冯回宋国,还将国库中的财物,拿出来赠送给诸侯各国,告知大家公子冯已成为新任国君。
再说郑庄公见了宋国使者,看完国书,已知道了来意,便高高兴兴地准备了马车,送公子冯回去做国君。临行前,公子冯一边哭,一边拜倒在地,对庄公说:“我能苟延残喘活到今天,多亏了您愿意收留。我有幸回到宋国成为国君,一定世世代代作您的臣子,听命于您,不敢有二心。”两人依依惜别,庄公也哭了。
公子冯回到宋国,华督将他奉为国君,称为宋庄公。华督仍旧做太宰。宋国送来的礼物,诸侯们也都开开心心收下了。俗话说,拿人手短,吃人嘴软。齐侯、鲁侯、郑伯一起在稷会盟,对宋公即位和华督做太宰都表示了高度支持。
春秋时期,弑君篡位的事纷纷涌现,前仆后继。最开始是卫国州吁刺杀卫桓公,州吁和石厚在陈国被正法。然后是鲁国公子翚刺杀鲁隐公,公子允即位。接下来是宋国华督杀害宋殇公,公子冯即位。鲁国、宋国的弑君篡位事件,前后相隔仅一年时间,诸侯各国在收受重金之后,无视新任国君上位手段残忍非法,纷纷对其予以认可,民众风平浪静,国君泰然自若,也算是奇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