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仁字子孝,曹魏八虎骑之一,身为曹操宗室之一,同荀家士族一样都是颍川出身。他与八虎骑其他成员一样尚武,少年时弓马弋猎,周旋淮泗,从这就能看出他绝对不适合做个文人墨客。
从记载来看曹仁在官渡之战时曾经为曹操出计策,帮助攻城。在官渡僵持不下的时候,刘备在后方呼应袁绍,“绍遣刘备徇〈氵隱〉强诸县,多举众应之。”曹仁分析形势并奉命与刘备作战,最终击败刘备“太祖善其言,遂使将骑击备,破走之,仁尽复收诸叛县而还”可以说曹仁在官渡之战时为为曹操稳定住了军心和大后方。
曹仁为将有勇有谋,如同赵云一般一身是胆。他曾经与周瑜作战,见到部下危急,披甲上阵,亲率几十人冲入包围救出部下。这一点有点像张辽了。甚至有返回冲入包围救出剩下的人。甚至杀敌数人。“仁复直还突之,拔出金兵,亡其数人,贼众乃退。”部下称赞他为“将军真天人也!”傅子认为他还要在张辽之上。
唯一的遗憾就是襄樊之战时被关羽层层包围弹尽粮绝,若不是徐晃突入重围解救,也许这一代名将就折在襄樊之战了。可是他没有放弃希望激励士卒,严正风气,势必以死相抗。“羽乘船临城,围数重,外内断绝,粮食欲尽,救兵不至。仁激厉将士,示以必死,将士感之皆无二。”不难看出他征战多年早将生死置之度外。
他行军作战有勇有谋,能利用天时地利人和,不惧死亡,身先士卒。打了一辈子仗,战败记录寥寥。爱兵如子,能突入包围救援被包围的士兵。
曹仁字子孝,太祖从弟也。【魏书曰:仁祖褒,颍川太守。父炽,侍中、长水校尉。】少好弓马弋猎。后豪杰并起,仁亦阴结少年,得千馀人,周旋淮、泗之间,遂从太祖为别部司马,行厉锋校尉。太祖之破袁术,仁所斩获颇多。从征徐州,仁常督骑,为军前锋。别攻陶谦将吕由,破之,还与大军合彭城,大破谦军。后攻费、华、即墨、开阳,谦遣别将救诸县,仁以骑击破之。太祖征吕布,仁别攻句阳,拔之,生获布将刘何。太祖平黄巾,迎天子都许,仁数有功,拜广阳太守。太祖器其勇略,不使之郡,以议郎督骑。太祖征张绣,仁别徇旁县,虏其男女三千馀人。太祖军还,为绣所追,军不利,士卒丧气,仁率厉将士甚奋,太祖壮之,遂破绣。
太祖与袁绍久相持於官渡,绍遣刘备徇〈氵隱〉强诸县,多举众应之。自许以南,吏民不安,太祖以为忧。仁曰:"南方以大军方有目前急,其势不能相救,刘备以强兵临之,其背叛固宜也。备新将绍兵,未能得其用,击之可破也。"太祖善其言,遂使将骑击备,破走之,仁尽复收诸叛县而还。绍遣别将韩荀钞断西道,仁击荀於鸡洛山,大破之。由是绍不敢复分兵出。复与史涣等钞绍运军,烧其粮谷。
河北既定,从围壶关。太祖令曰:"城拔,皆坑之。"连月不下。仁言於太祖曰:"围城必示之活门,所以开其生路也。今公告之必死,将人自为守。且城固而粮多,攻之则士卒伤,守之则引日久;今顿兵坚城之下,以攻必死之虏,非良计也。"太祖从之,城降。於是录仁前后功,封都亭侯。
从平荆州,以仁行征南将军,留屯江陵,拒吴将周瑜。瑜将数万众来攻,前锋数千人始至,仁登城望之,乃募得三百人,遣部曲将牛金逆与挑战。贼多,金众少,遂为所围。长史陈矫俱在城上,望见金等垂没,左右皆失色。仁意气奋怒甚,谓左右取马来,矫等共援持之。谓仁曰:"贼众盛,不可当也。假使弃数百人何苦,而将军以身赴之!"仁不应,遂被甲上马,将其麾下壮士数十骑出城。去贼百馀步,迫沟,矫等以为仁当住沟上,为金形势也,仁径渡沟直前,冲入贼围,金等乃得解。馀众未尽出,仁复直还突之,拔出金兵,亡其数人,贼众乃退。矫等初见仁出,皆惧,及见仁还,乃叹曰:"将军真天人也!"三军服其勇。太祖益壮之,转封安平亭侯。
太祖讨马超,以仁行安西将军,督诸将拒潼关,破超渭南。苏伯、田银反,以仁行骁骑将军,都督七军讨银等,破之。复以仁行征南将军,假节,屯樊,镇荆州。侯音以宛叛,略傍县众数千人,仁率诸军攻破音,斩其首,还屯樊,即拜征南将军。关羽攻樊,时汉水暴溢,于禁等七军皆没,禁降羽。仁人马数千人守城,城不没者数板。羽乘船临城,围数重,外内断绝,粮食欲尽,救兵不至。仁激厉将士,示以必死,将士感之皆无二。徐晃救至,水亦稍减,晃从外击羽,仁得溃围出,羽退走。
仁少时不脩行检,及长为将,严整奉法令,常置科於左右,案以从事。鄢陵侯彰北征乌丸,文帝在东宫,为书戒彰曰:"为将奉法,不当如征南邪!"及即王位,拜仁车骑将军,都督荆、扬、益州诸军事,进封陈侯,增邑二千,并前三千五百户。追赐仁父炽谥曰陈穆侯,置守冢十家。后召还屯宛。孙权遣将陈邵据襄阳,诏仁讨之。仁与徐晃攻破邵,遂入襄阳,使将军高迁等徙汉南附化民於汉北,文帝遣使即拜仁大将军。又诏仁移屯临颍,迁大司马,复督诸军据乌江,还屯合肥。黄初四年薨,谥曰忠侯。【魏书曰:仁时年五十六。傅子曰:曹大司马之勇,贲、育弗加也。张辽其次焉。】子泰嗣,官至镇东将军,假节,转封甯陵侯。泰薨,子初嗣。又分封泰弟楷、范,皆为列侯,而牛金官至后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