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字发明之初,就被人类用以和神明交流。商人每事必卜,根据刻在甲骨上的文字在火烧之后产生的裂纹窥见上天的旨意。文字的诞生本身就像一个来自神灵的请柬,邀请彼时掌握文字的“贞人”在每一笔于甲骨上的刻画中,进入宁和、虚空、超然物外的神启时刻。
蔡邕在《笔论》中写道:“沉密神采,如对至尊。”古人正是在一次次练习书法的过程中,把向外发散的光彩都向内收敛,将内心沉静下来。
郝惠谋老师说:“我们今天学习经典,除了因为我们有一个朴素的愿望,就是我们希望能够无限接近于经典之外,其实还有更深层次的一个诉求,就是希望我们能够借助于学习经典,赋予我们一种能力,帮助我们真实地认识自己和去饱满地表达自己。”
书写,也许能让自己静下心来,感受当下,和自己巨大的平静待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