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体现了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指导思想、战略导向、治理机制等方面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归纳起来,可以从“一个核心发展理念”“三大重点发展方向”“五大战略治理机制”来予以认识、理解和阐释。
建设健康中国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十四五”时期,建立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的卫生健康体系,转变发展理念至关重要。《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全面体现了“健康优先”这一核心发展理念,使得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理念具有了更加鲜明的时代特色。
“健康优先”这一核心发展理念要求从制度建设层面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加快建立健康影响评价评估制度,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突出健康中国建设的各项目标指标,在公共政策制定实施中向健康倾斜,在公共资源配置上优先满足健康发展需要,并且要以法律法规等形式规范、固化下来,形成长期可遵循、可参照的制度体系。
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要求将人民健康作为发展目标和检验各项工作成效的“金标准”,全面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健康生活的新期待。《规划》明确提出健康中国建设重点发展方向,即“织牢公共卫生防护网”“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做优做强健康产业”,并部署了一系列重大举措、系统工程、重点项目等,这成为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使命。
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规划》着重强调从两个方面显著增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一方面要适应国家公共卫生安全形势,提高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做好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预警、快速反应、高效处置、综合救治等;另一方面要做好重大传染病、慢性疾病、职业病、重点地方病等防控。
高质量发展是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底色基因”。《规划》重点从优化医疗服务模式、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加快补齐服务短板、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等方面,对持续改善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提出了明确的工作要求。
《规划》还充分体现了我国新时期提高国民健康水平的治理理念和治理机制的新变化、新动向,突出表现在卫生健康治理的全面性、系统性、广泛性、协同性、综合性等方面。
全要素创新。坚持改革创新是卫生健康工作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解决新问题的基本路径和方法。《规划》提出坚持改革创新,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破除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体制机制障碍等基本原则,加快卫生健康科技创新等保障和支撑措施。
全方位防控。《规划》贯彻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全面干预健康问题和影响因素,加强源头风险防控,着力提高卫生健康治理范围的全面性。《规划》提出的具体实施项目和措施涵盖了影响居民健康风险因素的方方面面,强调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信息技术,实现智能医疗服务、健康监测、疾病预警等,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全周期管理。《规划》在完善生育和婴幼儿照护服务、保护妇女和儿童健康、促进老年人健康、加强职业健康保护等方面提出了系列举措,旨在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卫生健康服务链。
全人群覆盖。《规划》强调健全因病返贫致贫动态监测机制,针对弱势群体、贫困群体等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有利于提高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的含金量,助力共同富裕,公平地提高全体人民的健康水平。
全社会动员。《规划》从多个角度完善我国卫生健康的全社会动员机制,提高治理的协同性。从职责分工看,涉及卫生健康、医疗保障、药品监管以及生态环境、教育、体育等各相关部门;从参与者的角度看,不仅涉及医务人员,还强调居民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推动个人改善自我健康行为,引导群众主动落实健康主体责任、践行健康生活方式。
《规划》进一步明确了我国“十四五”时期卫生健康工作的方向和重点,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高国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抓手。相关部门应将落实《规划》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持续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文: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党委书记、副院校长 姚建红
编辑:吴风港(实习)
校对:马杨
审核:徐秉楠 闫龑